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丰台:为何向非法小学“开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25

    公立学校已为打工子弟留出11000个名额,目前尚有一半“虚席”

    记者日前从丰台区教委获悉,去年10月才被取缔的非法小学,今年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由于这些非法小学以赢利为最终目的,因此他们在教室、教材、教具、教师的配备和选择上采取了能省则省的原则。

    记者从执法人员录制的带子上看到,这类学校的校舍都是简易房,很多就是棚子,更有甚者是利用废弃的危房。这些教室低矮,采光条件很差。在大约20平方米的教室里,少则坐50个学生,多则能挤60人以上。正规学校使用的课桌被加工后一般都挤两个学生,有的干脆就是通条桌子,能挤几个算几个。

    这些学校对同学没有明确要求,上课时同学只要少说话,干什么都是允许的。学生没有校服,可以衣冠不整地进入教室。对老师似乎也没有特别要求,教师可以穿着短裤、拖鞋走上讲台。

    最令教育部门吃惊的是,这些学校的授课根本不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老师上课也不用提前做教案,讲到哪儿都行。据了解,这些教师多数文化层次不高,有初中生,有的只读过小学,他们以前均未做过教师。

    对此,丰台区教委在了解了应当被取缔的小学的学生人数后,动员全区公立小学腾出11000个接收名额。去年7月,在学生放假前,作出了关闭不具备基本教学条件的小学的决定,并将学生可以转到公立小学的通知、公立小学录取名额等发到经多次检查不合格的小学。

    结果出乎丰台区教委的预料,8月27日,接到关闭通知的小学抢在贴封条的前3天开课。面对坐得满满的教室,丰台区教委又下发了二次通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腾出的11000个公立小学接收名额,目前只用了一半,为此丰台区教委发出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但收效不大。据反映,被取缔的小学也向家长发信,希望他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有了这些家长做基础,今年伊始,在花乡、卢沟桥、南苑等地,被取缔的小学又在筹划着开学,据知情人反映,有的已经悄悄开课了。

    丰台区教委表示,尽管取缔工作困难重重,很多时候还不被家长、社会所理解,但他们仍会坚持原来的态度,对误人子弟的学校坚决取缔。

    ■记者难以相信小学就设在

    废品收购点里

    记者在采访前认真询问了被取缔小学的校名和地址。去了以后,记者怎么也不会想到学校就设在废品收购站,或仓库之类的地方。

    记者首先来到两所已经被取缔的小学,其中一个的教室就是简易建筑,当地人说这里过去是库房,后来做了教室,房子挡雨还凑合,但绝不挡寒。记者看见铁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院出租。

    之后记者到了另一个被要求取缔的小学,如果不是当地人带领,记者怎么也不相信这所小学就设在废品收购点里。院内挤满了棚子,不要说操场,就是1米宽的土路,也散落着不少破碎的玻璃、铁丝、废纸等。

    记者了解到,被取缔的小学有的就是利用菜地边的临时储菜棚,生源则是来京种菜的农民的孩子;也有的是将花棚的一头截出来,家长在那头种花,孩子就在这头上课。至于教师,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大多没有教师资格,有的就是小生意人。

    ■打工子弟惊讶地发现学校

    有灯还有花

    4个月前,石榴庄小学接收了54名被取缔小学转过来的学生。根据他们已接受的教育,54名学生分别被分到了一至四年级。校长赵余燕说,学生刚过来的时候,不仅学习成绩不好,最主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听课习惯。

    赵校长认为,对于一名小学生,一、二、三年级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这个阶段正是养成良好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主要时期,一旦错过,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再改就很难了,而这将影响到他们今后若干年的学习。所以,很多小学都是把最好的老师放到低年级。

    “最让老师们头疼的是他们不知道写作业,或用很粗的铅笔写字,只要错了一涂就是一大片黑,如果作业纸涂破了,随便找点纸就贴,有的甚至用卫生纸。还有就是上课随便走动,有的学生上课时将脚伸进桌洞里,坦然睡觉。老师一问才知道,在他们过去的学校,这些都是允许的。”

    问到学生目前的变化,赵校长说他们已经成为了一面镜子,以前同学的家长看到他们的变化,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转到这里。学生所在的班主任说,他们刚来的时候,不吃早饭、不洗脸,很少洗校服,但现在这些学生的卫生状况已经改变了。

    记者得知,从事教师职业一般须经师范学校的学习,在此期间,他们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还要学习教材教法等专业课。为了使每一名师范学生都能胜任班主任的职务,师范学校还要求他们学习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朗诵等,其中书法是必修的。

    童言无忌,记者问孩子们现在的学校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回答教室敞亮,老师不打人。有的说现在的学校有花和灯。问学生家长,他们说开始不知道他们是不正规的学校,也不知道北京的学校还收外地学生。

    其中一个家长告诉记者,他们来北京不只是为挣钱,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孩子回来反映,老师讲的还不如家乡老师讲得好,他们听了很着急。正好赶上取缔非法小学,他们才知道孩子上的不是正规的学校。

    ■丰台取缔非法小学缘于一次疫情

    记者采访丰台区教委得知,丰台区坚定不移地取缔非法小学,缘于一件令人心酸的事。三年前,区防疫站在花乡黄土岗马家楼发现传染病疫情源,顺藤摸瓜查过去,吃惊地看到这里竟然有一所“学校”。

    一群孩子挤在极为窄小、简陋的“教室”里,周围是拥挤不堪、人员复杂的违章建筑,环境卫生状况极差,电线私拉乱搭,都成了蛛网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随后,丰台区教委、卫生局、城管、公安、工商10个部门联合进行清查,查出区内共有打工子弟学校16所,几乎全是违法建筑甚至危房,散布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地、煤场、大杂院、修理厂等处,甚至还有的在垃圾堆和臭水沟边。饮食卫生、防病、防疫等方面问题突出,大多数不具备教学条件和规模,有的连最起码的教学器具都没有,绝大多数教师以初中学历的外地打工者为主。

    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下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允许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虽然北京市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但考虑到取缔后孩子们没有去处,有关部门采取了“先放一放”的策略。

    这一放就放到了去年初,打工子弟学校在这几年中发展很快,数量迅速增加。此时丰台区群众要求整治环境、市容市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去年3月,丰台区农委牵头进行清查,经统计,打工子弟学校已发展为52所,有9800多名孩子在这些学校里读书。而学校原已存在的条件简陋、卫生差、教学质量差等情况也更为突出。

    丰台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未经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清理整顿并妥善安排学生,保证让合法居住(三证齐全)的打工子女接受规范的义务教育。丰台区教委在摸底调查后,制定了《关于安排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规范义务教育的方案》,将9800多名外地学生分解到全区的100多所公办学校里,每所学校都有具体的指标。

    ■公立学校对特困打工子弟

    减免学费

    区教委主任罗洁在会上反复讲:打工人员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小时候也受过穷、吃过苦,现在他们有困难,孩子上不了学,我们应该给他们减免学费,赞助费也绝不能收。

    区教委还下发了文件,设立了举报电话,规定公办学校要严格按照北京市规定的统一标准收费,不得收取规定以外的费用和提高收费标准,也不许拒绝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

    丰台区教委社教科李桂英科长说,为了不再让这些学校误人子弟,丰台区多方做工作。教委起草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解释、说明,社教科的干部们走遍了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在学校附近都贴上这封信,以便家长们都能看到。

    李科长也曾接到不少家长的投诉电话,都耐心地做解释,说服他们为子女的前途着想,到公办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李科长还曾亲自到花乡的樊家村小学,与校长、主任们一起去村里接学生,但有的家长无论如何不为所动,坚持要“上我们自己的学校”。

    至于为什么这么难做工作,李科长分析有以下原因:1.学制不一样,北京小学是6年制,外地一些地方却是5年制,课程衔接不上;2.观念上的问题,认为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认几个字;3.办学者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从中作梗,教委前脚贴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他们后脚也去贴一封信,说什么“丰台区本地学生来源不足,教学资金匮乏”,阻挠打工者送孩子上公立学校;4.收费问题。打工子弟学校由于成本低,收费相应要低一些,许多打工者经济确实困难,因此宁可选择教学质量差的学校。

    李科长回忆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前年去寻找一个打工学校,两个小时找不到,菜田里一大片30多个窝棚,就不知道是哪一个。后来见两个孩子前后脚走进同一个窝棚,跟过去一看,还真是一学校。

    李科长说:“当时一说要取缔学校,两个孩子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自己也真觉得心酸。但后来一想,这样的学校怎么行呢?应该让我们的后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李科长对记者说:“按我个人的看法,将打工子弟学校全都取缔显然不现实,一再死灰复燃就是证明。但全都保留也绝不可能,因条件确实太差,卫生、安全等问题太多。如采取疏导的方式,把一些办得不错、规模较大的打工子弟学校规范化,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又符合打工人员的实际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所以,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适当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