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学生“上台”老师“下台”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9-19

在青岛中小学采访,记者发现课程变了,教材新了,教学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上课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往往走上讲台,成了课堂的“主人”。

青岛市育才中学的一位姓张的资深教师说,“学生的潜力真是不可低估,以前想像不到这么小的孩子知识那么丰富、思维那么活跃,现在老师也要向孩子学习。”

接受采访的初一新生则说,“过去上课都是老师讲,我们记,也不敢随便发言,现在上课大家讨论,可有意思啦!”

40分钟课堂50学生发言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第一课:生活哲理诗歌《在山的那边》。

上课了,育才中学的亓振霞老师没有翻开课本,却首先用5分钟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一千根琴弦”的故事:一个练琴的盲童听说,当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就能重见光明。他就勤奋地练啊练,最后真的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但向往的光明却没有出现。

讲到这里,亓老师就让同学们为故事续上结尾。于是,全班50位同学七嘴八舌地设想继续发生的情节。大家纷纷起来发言,有的说从练琴的过程中他已经体味到生活的真谛,有的说盲童后来成了音乐大师,还有的甚至设计了神话般的结局。

充分讨论之后,亓老师才打开课本,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朗读课文。诗歌的意境与刚才的故事情节不谋而合。这时,老师再请同学谈对课文的理解,一双双小手又争先恐后地举起来。

记者注意清点了一下,在课堂40分钟里,全班50名同学都发了言。而老师说,过去课堂上不少学生一周都轮不上一次发言。

课堂“搬”到教室外

小学三年级新设了综合学科“科学”课,而青岛实验小学第一节“科学”课的课堂“搬”到了学校周围的大树下。

“科学”教材的第一课讲植物,课本第一页是一棵生机盎然的大树的彩图。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了什么?”

上课时,老师先展示了自己收集的许多幅不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们观看和讨论;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自己提出观察大树的目的和方法。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周围的大树下,有的望大树的叶,有的看大树的干,有的瞧大树的根。

回到教室,每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分别上台来向大家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

观察树干的学生提问:“为什么大树的年轮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

这时另一个同学自发起来回答:“年轮宽的地方是南向,因为是阳面所以长得快,年轮就宽一些。”他还自信地说,这个答案是自己从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老师又引导同学多提问题,没想到最后把自己“陷”进去了。一个学生问:“老师,大树在生长的第一年有年轮吗?”

老师还真给难住了。他对全班同学说,“老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回家都查查资料,下节课接着讨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