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辽宁等地控辍保学 巩固“普九”取得成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0-09

  如何控制住农村初中生流失和辍学,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保证农村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关系到“普九”成果的巩固,而且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在控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版特刊发他们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供读者参考。——编者

  辽宁控辍靠机制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 张德祥

  近几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反弹问题,引起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闻世震同志做出指示,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控辍工作落实到每村每户每名学生身上。

  一、明确政府责任,强化政府行为

  为控辍保学去年辽宁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8项具体要求,明确控辍保学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今年年初,省政府在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评价规则中,把农村初中辍学率列入到25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并确定了各市的控辍目标。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状,落实控辍保学领导责任制,并把控辍目标量化到县区、乡镇、村和学校。辽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把今年作为“控辍保学年”,设立控辍保学和初级职教专项资金200万元,建立“三线考核、上下联动”责任制,强化控辍保学教育督导工作,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主要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控制初中辍学,要抓好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坚持小学毕业升学对口直升制度,实施小学把毕业生整体移交给初中,再负责“送一程”的有效做法。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学生户籍卡、学籍卡和学生转出转入手续,控制学生流失,特别是逐级建立了学生辍学报告制度,定期公报公示,随时掌握学生辍学动态。

  进行课程教材改革,文化课教材内容适当减少,要求降低。编写职业技术教材,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并与“绿色证书”教育相沟通。坚持“普职成”、“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体现农村初中姓“农”,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特点,使学生留得住、学得进,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校生活丰富多样。

  三、以学校为主阵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农村初中学校把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放在“学困生”和“易辍生”的教育上,坚持“转化一个后进生与输送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保证一个‘学困生’完成初中学业与向上输送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一切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发。辽阳市太子河区小祁家镇初中校长李淑娟,为充分发挥学校在控辍保学中的作用,以身作则,走访了45名学生家庭,收到良好效果。西丰县房木镇中学教师陈雪,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关爱、帮助后进生、辍返生,同学之间互相吸引,班级凝聚力增强。几年来,陈雪所带班级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理想目标。

  2000年,省政府动员全省力量捐资助学,参与抗灾控辍保学活动,通过捐款捐物使全省51万名因受灾贫困而面临辍学的中小学生得到资助。今年5月份,省对各市近百所学校的抽查结果表明,全省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得到了初步扼制。年辍学率在3%以下的学校占56%,年辍学率在5%(不含5%)以下的学校占82%。

  重庆“绿色证书”收成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欧可平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直辖市,全市辖40个区(市)县,集主城区、三峡库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于一体,3090万人口中80%在农村,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始终是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

  要解决农村学生“留得住,学得好,有特长”的问题,必须立足农村教育实际,改革初中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农村初中学生流失。为此,近几年我们花大力气改革初中课程结构,推行“绿色证书”教育,让学生学到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运用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控制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收到了一定成效。

  1994至1998年,我们选择潼南县玉溪镇初级中学开展了旨在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改革农村初中课程,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具体做法是:在保证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不延长初中学制,不改变农村初中原有文化课程课时,只是将课程计划中的劳动技术课每周1课时,集中调整为农技课,每周4课时,纳入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上学期课程计划,以“绿色证书”培训作为教学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升学或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绿色证书”教学总课时为300学时,其中180课时用于学习掌握该岗位技术所需的3至5门理论课程,120课时用于学习实用技术。

  历时5年的实验表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辍学率显著下降,促进了当地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初1997、1998两届学生平均巩固率为96.2%,初1999届学生3年巩固率为97.4%,毕业会考一次性及格率为74.8%,显著高于同类学校。学生学到了实用技术,初1997、1998两届分别有85%和89%的学生,经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合格,获得了“双证”,即初中毕业证和“绿色证书”。这一做法增强了农村初中的办学活力,赢得了社会对学校的广泛支持。“绿色证书”教育营造了“升学有前途,务农有奔头”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生从升学才是惟一出路的观念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感情。现在潼南全县的初中学生巩固率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年流失率控制在3%以内。

  在推行“绿色证书”教育工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做到了五落实。加强政府统筹领导,做到机构落实。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农科教等部门将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种渠道,保证经费落实。教育部门原用于劳技、科技和地方课程的相关费用转用于“绿色证书”教育,农业部门无偿向学校派出农技人员授课,同时市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划拨一定经费用于“绿色证书”教育。统一调整课程设置,做到课程计划、教材、课时落实。由教育部门统一安排课程计划,教育、农业部门根据“绿色证书”岗位规范和教学大纲联合编写“绿色证书”教育教材,学校具体组织实施。专兼结合,落实师资。师资主要由教育部门内部调剂,采取培训原有生物课等科任教师转岗或兼职的办法解决,农业部门也选派农技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多种形式,落实基地。如政府划拨、学校自建、挂靠实体、低价租赁等等。

  河南加大政府工作力度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王日新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个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1990年,全省普及了初等教育。到2000年底,全省通过“普九”验收的县(市、区)达154个,占总数的97%;“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3%。从河南省情况看,1996年以来,初中在校生的年辍学率基本上控制在3%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年,在控辍方面,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实行“两基”复查制度。省里每年组织省督学及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复查一批县(市),把控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凡初中辍学问题严重的,都列入复查对象。每年复查结束后,将复查结果通报全省,重点宣传基层创造的控辍经验,对经过整改辍学问题仍比较严重的,予以点名批评。

  河南省从90年代起,把每年9月定为全省《义务教育法》宣传月。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人们按时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万名辍学生经过动员又重返校园。此外,我们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案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用具体案例作教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执行《义务教育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省查处非法使用童工200多起。

  在加大行政执法的同时,我们在县一级建立了“扶助贫困家庭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基金”。目前,这项基金总额已达1800万元,每年扶助2.2万名儿童少年。省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直接资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助学金,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书费、杂费实施减、免、缓政策。“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救助活动的开展,对家庭困难学生也给予了必要的资助。

  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改革初中办学模式入手,改变农村教育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全省多数县农村初中实行初二分流、初三分流或建立初级职业学校,对分流学生,让他们以学习实用技术为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实践课和劳动技术课,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新型的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我省商水县开办“初中防辍学试验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控辍的一大法宝。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各级政府都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逐步实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加强了制度建设,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使师德师风有了明显好转。爱岗敬业、尊师爱生的风尚进一步树立起来,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良好的师德形象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尊师乐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烟台强化教学管理 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局长 刘连基

  烟台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5年,我市基本完成“两基”任务。

  为制止初中辍学,烟台市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制止初中辍学的10条意见”,采取刚性措施,加大监控查处力度,使初中辍学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初中四年累计辍学率由过去的15%控制在8%以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明确辍学责任 我们把制止辍学作为评价初中办学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要求校长必须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办学宗旨。对于初中辍学严重的学校,首先追究校长的责任。属于规范化学校的,一律予以摘牌。今年上半年,我们对辍学比较严重的6所初中在全市进行了通报批评,评先选优时给予了一票否决。

  发生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均负有一定的责任。为此,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把制止初中辍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份内职责,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个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对于因歧视、羞辱、体罚造成学生辍学的教师,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对于怕影响自已教学成绩,劝说迫使学业后进学生退学的,依照有关规定定为不合格教师或予以解聘。今年以来,我市教育局直接插手处理了2起体罚学生的事件,并在全市通报,媒体爆光,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震动。

  改进评价制度 从我市情况看,初中辍学的主要原因,除少数是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外,多数是由于学校教师的歧视和排挤,使学习后进的学生对完成学业失去信心。为此,我们在前段实施素质教育,取消小学百分制、实行等级评价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隐私,予以保护和尊重,任何学校和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予以公布,或以此给学生排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们废止了以往单纯用文化课考试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评价制度,改为实行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即由过去的文化“成绩报告单”制度改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手册”;并以评选“多好学生”的形式全面推行评选音、体、美、劳等各类特长生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因某一方面的特长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我们把高中升学指标与对初中学校的综合评估挂钩,加大了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合格率和高中段入学率的权重。在计算学校和老师教学成绩时,将入学人数列入参加考试总人数一并进行统计。

  改革教学行为 要求所有初中学校推行以因材施教为主旨的“三必三选”教学制度,即课程的必修和选修,作业的必做和选做,考试的必考和选考。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及格的门槛,为学业后进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

  严格学籍管理 采用现代化的学籍管理手段,实行全市学生统一固定学籍号的办法,本域内学生流动,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不变。学生转学外地或因故死亡取消的学号,不再使用。外地学生转入,另编新的学号。学生毕业考试报名卡同时填写固定学籍号。采取这种管理方式,使我们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流动情况,为及时发现和及时做好制止辍学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