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饶子和教授来到北京景山学校,给来自五六所中学的师生讲授“蛋白质结构”。
这也是“生命科学中学行———清华‘金思力’东城区生命科学普及系列活动”的第一讲。此次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及椰岛(北京)公司联合举办的活动,与以往科普讲座不同,更加注重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对接。
北京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馆长钱岩说:“现在很多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如生物课上老师讲授基础知识,学生做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验证。但我们发现,这中间一个明显的不足是中学教师的能力和实验条件有限,学生提出的有深度的问题、好的设想都难以有理想的回应。所以我们想通过此次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他们了解大学学习生活、了解清华提供渠道。”
据了解,“生命科学中学行”活动主要面向北京市东城区40所中学,内容包括“前沿零距离”讲座、在10所中学建立清华“金思力”生物角、举办清华“金思力”杯生命科学知识邀请赛、开展网上论坛等。
这些活动呈现出很强的互动性,如“前沿零距离讲座”共8讲,除了4次由清华大学教授讲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结构等科技前沿知识,另外4讲是由清华在校学生主持,听课者有的是中学学生,有的则是师生同堂。而知识竞赛也强调大学与中学的对接,试题由清华大学拟定,既不是单纯的考查掌握现有知识多少,也不会难度大到找不到答案,只有充分掌握资料、肯于思考,才能取得好成绩。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党委副书记张贵友介绍说,清华大学把附小、附中视为一体,在教学改革、校长任命等方面统筹考虑,派清华教授到中学教课等,在大学与中学对接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也许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以高校师生走进中学讲授前沿科学的最新发展这种形式,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会激发教师的思维,对中学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14日的讲座中,饶子和教授不但讲了蛋白质研究的最新发展,还着重讲了从事科学研究在中学阶段应做的准备:不仅要学好数理化,还要学好语文;重视微观研究,更要学会宏观考虑问题……讲座过程中,很多中学生都认真地做笔记,会后提问也很积极。
北京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馆长钱岩说:“此次大中学校携手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希望能对中学生了解高校、促进中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如果效果良好,这类活动明年将会在全市范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