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后,我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科技含量的增加,将促使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整和水平的提高,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一是将引发教育的体制结构作进一步调整。在短期内,将冲击旧观念、旧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办学体制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国外教育机构也将直接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它在带来新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借鉴作用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抢占我国教育市场,将加大教育市场的竞争。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入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将引发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调整。“入世后”,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将更加提高,农村从业流动人口将会更多。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拓展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境外劳务输出渠道。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其办学方向和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课程结构,加强对市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积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以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发展教育产业的机遇和挑挑。发展教育产业,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21世纪初将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成长期。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从改革开放以来以消费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逐步转向以发展高加工度投资品工业为主导的新阶段。这要求现代教育为提高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秀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来看,办学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都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发展教育产业的核心在于结构的调整、效益的提高和制度的创新,它要求打破包办、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建立自主、开放、灵活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教育真正具有市场弹性,不断自我调节,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和循环利用,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与要求。(湖南省教委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