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职业教育面临三大机遇和挑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1-12

  ——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生产将越来越智能化,设备更新、技术更新的速度也将不断加快,更多的岗位需要的劳动力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需求,已成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知识经济,其生产的技术条件是电子和信息革命。各种学科的软件系统会被广泛开发和采用,各种信息媒介也会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这些变化将大大扩展教育方法的广度与深度,使教学方法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教育教学过程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教育过程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他们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打好基础,这就需要改变整个教育和学习方式,使教育逐步由维持性教育转变为预期性、创新性教育。建立起与其他类型教育相互沟通、形式多样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确立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念,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多形式学制,满足人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多种需求。

  ——“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后,我国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科技含量的增加,将促使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整和水平的提高,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一是将引发教育的体制结构作进一步调整。在短期内,将冲击旧观念、旧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办学体制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国外教育机构也将直接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它在带来新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借鉴作用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抢占我国教育市场,将加大教育市场的竞争。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入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将引发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调整。“入世后”,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将更加提高,农村从业流动人口将会更多。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拓展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境外劳务输出渠道。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其办学方向和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课程结构,加强对市场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调查,积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以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发展教育产业的机遇和挑挑。发展教育产业,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21世纪初将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成长期。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从改革开放以来以消费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逐步转向以发展高加工度投资品工业为主导的新阶段。这要求现代教育为提高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优秀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来看,办学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都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发展教育产业的核心在于结构的调整、效益的提高和制度的创新,它要求打破包办、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建立自主、开放、灵活的运行机制,从而使教育真正具有市场弹性,不断自我调节,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和循环利用,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与要求。(湖南省教委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