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1-21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很切实的一个话题,我来谈谈我的观点。

    德国的一名督导去一所学校督学,然而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这位督导修理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学生经过,问发生了什么事。先生告知。学生几分钟便帮督导排除了障碍。督导离开前,无意中问道:“现在是上学时间,你为何不去学校?”学生答曰:“今天学校有人来督学,我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去。”

    据说这位督导回去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事实上,这样的疑问正暴露出我们教育上的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地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在讨论培养对象时,我们都要迫不及待地作出“类”、“属”的描述,却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功能。教育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绝不应该仅仅是一把锋利的剪刀。环顾我们四周,我们发现,这名帮督导修汽车的学生只是众多的饱受“修剪”之苦的学生之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据统计,我国约有2500万的超常儿童,然而能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人数却少于1万人,那么,剩下的2400多万优质儿童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甚至是“末三流”的学生到了国外能感到如鱼得水?为什么我们的奥林匹克竞赛搞得如火如荼,而学生们却依旧寻常?关键还是那句老话,在无意或无奈中,让儿童适应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在课程、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保本”的教育,是不大在意鼓励学生冒尖的。因此,发现了成绩突出有潜质的学生,我们就首先想到的是这位学生已没有了拖集体后腿之虞。而一旦有所谓的“差生”出现,警报立即拉响,对某些学生身上出现的“欠缺”,无条件地给予补上。至于学生产生“欠缺”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身上的亮点是什么,已然无暇顾及。这也许就是我们同许多西方国家在教育上的差异。我们着重一个孩子在头脑中储存了多少知识,而西方国家看重的却是如何尽可能地开发一个人的大脑。这种教育上的差异,是以无数头脑潜能的毁坏和浪费为巨大代价的。

    黑格尔曾就读于神学院,原打算从事受人尊敬的牧师职业。但老师为他所写的一段真切的评语,却意外地改变了他的一生。老师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记忆力强,判断力健全,文字通顺,作风正派,神学成绩较低,但你语言知识丰富,在哲学方面有天赋且十分努力。可以说这位老师的评语是宽容的、睿智的,但它却又是有力的,这种力量表现为它能使黑格尔从此步入哲学,成为世界哲学大家。我们不妨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如果黑格尔没有受到老师的鼓励,他最终成为一名很糟糕的牧师。我们是否还可以称当时的黑格尔为“优才”?因为缺少一定的可操作的标准,恐怕难以定论。

    有人说,一个人步行的活动半径是5公里,骑车的活动半径是10公里,开车的活动半径是100公里。一个人用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收效显然不同。如果把儿童天赋看成是圆心的话,那么他们受教育后所能达到的高度便可看作是这个圆的半径。圆心不动,半径却有可能达到无穷。如果这个半径可达到人类思维从未涉足的领域,表现出的就是创新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也就凸现其中。因此,即便是具有相同天赋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想到,所谓的“优才教育”,不如称其为“教育优才”。对它的教育对象的称呼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指向教育的全过程,看它能否使某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优才”。当然,这里的“优才”是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而我们理解的优才一般都是“全优型”或“乖乖型”的。事实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在很大比例上都是“偏才”或“怪才”。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不要过分苛求,多拿放大镜和显微镜去考察他们的现在,多用望远镜去望一望他们的未来。每个个体的学生,都有其不均衡发展的方面,如黑格尔的哲学之长,神学之短。不要出现了几个韩寒这类的学生就露出一副怪异的模样,惊呼“另类”。要知道,韩寒们是偶然侥幸地逃过了“修剪”,他们是对抗或超越了我们片面认识“优才”的结果。教师可以努力完成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和帮助其实现才能”。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如果我们无心或无力提供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这句名言可能就要反过来讲,那也正好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十岁的神童,十五岁的秀才,二十岁的庸人,二十五岁的笨蛋。将教育这台播种机改装成压路机后,产生的将是怎样的遗憾?!

    曾有人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真了不起,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这位母亲回答道:“我还有个优秀的儿子,他正在地里挖土豆。”如果有人对我们的老师说:“你真是不容易,班里出了这么多好学生。”有多少人会回答:“不行,我们班就这么几个还可以,其他的都不行”?老师这样的初步定论会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记得教育家洛克说过:“在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配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我们真应该好好地玩味这句话。

    优才在哪里?放下剪刀,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在于,优才“发现”之后,如何从圆心到达某一个半径,又如何从一个半径到达另一个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