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住房、奖汽车、奖现金……对“有功之臣”实行“重奖”,近些年比较风行。如今,浙江海宁市的一所公办中学也进入了这种“时尚”潮流之中: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重奖”。上月底,一名同学因此获得“新生入学奖”1.01万元。
实行“重奖”的是海宁高级中学。除获万元奖金的同学外,另有28位同学分获学校6100元到1600元不等的“新生入学奖”。同一天,该校还向30位同学颁发了2000元至200元不等的“学年奖学金”。校长胡金明介绍,对学生进行奖励,是依据该校《学生奖学金条例》和入学奖的有关规定。“新生入学奖”始于去年,“学年奖学金”今年是第一次颁发。这次两个奖项共发奖金8.08万元。
据了解,海宁高级中学的这两个奖项都是“侧重于学科成绩”对学生的一种奖励,因此这些受奖励的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据悉,在“新生入学奖”颁奖之前,学校还专门对今年到该校就学的保送生和达到一定分数线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包括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综合测试。
胡校长坦言,对学生进行高额奖励,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校倡导良好的学风,同时使学校在日趋激烈的招生竞争中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海宁高级中学是浙江省省一级的公办重点中学,现有在校学生1600多人。据了解,作为海宁市高中的龙头,该校也是目前海宁市惟一的一所完全高中。胡金明称,学校目前生源不愁,在外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高额奖励,胡承认,除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也出于对学校今后招生的一种“居安思危”的做法。
胡金明说,作为公立学校,原先拥有的很多招生优势已在逐渐淡化。现在,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到海宁招优秀学生的情况已不少见。由于这些大城市吸引优秀学生的政策有较多优惠,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作为一所县级学校,只有打造好自己的品牌才能与之抗衡。而在目前,私立学校在吸引优秀学生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手段,对公立学校也会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就是对公办学校而言,也不能不有一点“忧患意识”。
对海宁高级中学的做法,许多人给予了肯定,但也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学校之间的竞争应体现在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上,需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分数论英雄,单纯以重奖的经济方式刺激,容易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
也有人认为,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阶段,简单地把社会上的某些做法套用在学生身上,比如对学生进行高额奖励,是不合适的,至少,学生还没有为社会作出贡献。
海宁高级中学万元重金奖学子的现象,也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认为,设立奖学金以吸引优秀生源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本无可厚非。但过高的奖金可能也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无形中强化中学老师和家长“唯分数论”的思想,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从学校来说,则会陷于恶性竞争。如果盲目攀比,高额奖金对学校财政将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浙江的一位教育专家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教育而言是好事,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教育中占垄断地位的公办学校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不愁生源的日子将不会太长。市场竞争带来的好处,最后的受惠者只能是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