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有可能形成国际范围内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因此,越是全球化,越是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青少年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要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要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用战略思维看待国内外形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高屋建瓴的清醒,国家民族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说,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是人欲横流、物欲横流,造成道德沦丧、犯罪高技术化。科技进步需要道德约束,需要塑造对于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的青少年一代。
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增加了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往往不尽一致。如何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的共同理想,寻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制止个人主义的膨胀,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信息多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用正面的宣传、信息占领阵地,使青少年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鉴别,学会吸收,学会抑制。在接受知识信息的同时接受教育。
迎接新挑战,解决新课题,必须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必然要求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的科学定位,不是定在专业知识上,不是定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未来青少年一代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与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未来一代的重要标志。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其次,必须把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据调查,目前青少年尽管初步具备了一些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但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待于完善提高。在现代社会,开发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和突出。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致力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要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第三,必须推进德育创新。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德育要在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应当大有可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青少年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善于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实施情感型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实施隐型模式,注重挖掘科学在影响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也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可珍视、最为基础的方面。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方方面面的渗透,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实施氛围型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德育内容要适应青少年特点。道德是分层次的,从行为规范、道德原则到道德理想逐步递升。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提高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必须深入进行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要做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不能将优良传统的继承或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表现当成消极面,也不能将错误思想或低下道德风尚对青少年的影响当成积极进步的因素讴歌和推崇。不能完全以过去历史时期的标准衡量和要求青少年一代,也不能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贻误青少年一代。对普遍存在的某些思想观点和倾向性问题,应加强教育引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回答。(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