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学生干部是否应该领工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31

    2002年1月24日的《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节目的新闻标题是:“给学生干部发工资是否妥当?”节目说河南先锋学校为该校小学学生会干部发工资,每月根据小干部们工作的质和量,由学校财务支出给每位学生会干部发5-45元不等的“工资”。该校负责人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是,这是一种面对市场经济的“教育探索”或者说是一种“教育实验”;他们认为学生总要走上社会的,应该给他们以“金钱教育”,让他们感到挣钱不容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我却以为,以给学生干部发“工资”这种做法来进行所谓“金钱教育”是不妥当的。

    是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金钱教育”(严格说起来,这个提法是很含混的,但姑且将就这样说吧)是必要的,但是否“金钱教育”就是通过“金钱”来“教育”呢?换句话说,如果不给学生干部发“工资”,就不能进行正确的“金钱教育”了吗?。

    成人付出劳动后领取属于自己报酬的一份工资天经地义,因为其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结果,领到的工资实际上是与社会其他人劳动的交换。而学生干部的劳动显然不属于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他们领到的所谓“工资”也不属于“劳动交换”所得。也就是说,学生干部——无论是学生会团委干部还是班干部乃至小组长,他们的工作都是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是分内事,而非“额外的劳动”。这种义务,这种分内事,就如同他的功课一样,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门“做人的学问”!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学生干部所做的事是帮校方分担的劳动呢,还是为其他同学服务?从河南先锋学生给学生干部所发“工资”的财务支出看,好像是前者,因为发“工资”的钱是由学校财务承担的——如果真是这样,学校便有雇佣童工之嫌。但从节目报道的内容看,孩子们所做的都不过是一般学生干部应该做的很正常的事,也就是为同学服务――既然如此,这笔钱应该由被服务的同学来承担(当然,实际上最后是由学生家长承担)呀!可这样一来,又麻烦了——因为同学之间的服务本来就是互相的:今天你帮我收作业本,明天我帮你打扫卫生,如此等等,那岂不是在学生之间天天都应该有“货币流通”?

    还有个更关键的问题,不管这笔钱由谁支付,反正学生干部有“工资”,那么,当班干部便成了一个名利双收的“美差”:既赢得了为同学服务的美名(如果晋升为某一级的优秀学生干部,还可以享受高考中考加分的待遇),又获得了一笔不算太少的“工资”(须知在相当一些学校,班主任的津贴也只有十几二十元啊)。可是,哪些学生才能能拥有这样的待遇呢?也就是说,班干部是由学生“普选”产生,还是由老师“提拨”?如果是前者,会不会出现拉选票甚至行贿之风呢?如果是后者,老师会不会成为学生及其家长的重点“公关对象”?

    当然不能说每一位学生都会为金钱而当班干部,但制度如此,必然给学生干部的“官念”熏上浓浓的铜臭味;这样,不管给学生干部发工资的初衷如何善良而高尚,“腐败从娃娃抓起”必然成为无可奈何的现实。

    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学生干部所做的一切服务性工作,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修炼的一门人生的课程。尽管这门“课程”现在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修炼,也就是说,现在在一些学校,学生干部还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但我认为,这正是现行班干部制度应该改革的地方:第一,班干部应该直接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民主教育体验与实践;第二,学生干部——“上”至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好像学校团委书记一般是教师兼任),“下”到小组长课代表――应该由学生轮流担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为他人服务。民主的教育决不应该让学生干部成为一种“特权”,更不应该使当学生干部成为谋取私利的途径。

    学校的确不应该是脱离社会的“乌托邦”,学生也是明天的社会人,因而学校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未来实施教育。但这并不意味学校教育就是赤裸裸的“金钱教育”、“竞争教育”、“生存教育”——如果这样,人类所赋予教育的真善美的理想,将荡然无存,我们的教育将失去其崇高的人文意义。我认为,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正确的教育,应该是把市场经济所蕴含的民主精神、法治观念、诚信品质、平等人格、创新能力、效率意识等等贯穿于我们的学校教育,而不是“一切向钱看”的教育。当然应该教育学生有正确的“金钱观”包括“消费观”,但这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计划使用零花钱、帮助家长理财甚至让学生干部管理班费等途径来实施。 我注意到节目中两个细节。一个细节是,校方一位老师解释说,某学生干部的工作主要是“检查清洁卫生”(这一点我记得不太清楚,可能不只是“检查清洁卫生”吧),这说明学生干部的工作的确就是为同学服务;还有一个细节是,领到“工资”一位小女孩得意地对记者说:“这份工资与家长给的零花钱不一样,这是我劳动挣来的。”可见,学生干部已经将当干部与挣钱联系在了一起。看,仅仅是为同学服务,就可以“挣钱”。“当官发财”这种典型的封建意识,很自然地穿着“创新教育”的时装在这种“教育探索”中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这可能是真诚致力于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实验者当初没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