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以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对中国教育的问题发出了愤激的感慨:“因为我对教育的看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下,根本不管用,我的教育理念在目前中国教育大地上(尤其在广大的乡村)无异于‘痴人说梦’!” “谁压榨孩子最得法,谁压榨孩子最惨烈,谁就是当今中国的教育英雄!”我虽然不同意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取得高分就是压榨孩子的说法,但我理解韩老师对教育走入看似不可逆的误区时的焦虑,应该说,我与韩老师有着同样的焦虑,对中国教育的怪现象也深恶痛绝,我想我只要从教一天,我就要为改变这种现象尽我一天的绵薄之力。
    韩老师对中国教育现实感到“欲哭无泪”,我亦然,但做为民间的改革者,我们不得问一句:我们为什么会欲哭无泪,产生应试教育的根源是什么?仅仅是体制和思想问题吗?如果是体制和思想问题,在中国这种大一统体制下,只要领导人一声令下就行了,连计划经济都可以在一声令下后变为市场经济,为什么应试教育不行?中央关于减负的命令在我上学时就开始下达,为什么越减越多呢?为什么会遇到那么大阻力呢?应该说这种阻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不是来自学校和教师,而是来自家长,换言之,来自普通的老百姓,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改革,老百姓总是要盯着自己孩子的成绩,总是要要求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在这种巨大的社会现实下,老师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既要接受专家、学者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又要接受学校,实际上是家长们的升学要求,不管你搞什么改革,只要分数下来,一切都瞎说;只要分数上来,一切都是素质教育,全看你怎么写文章,怎么吹。
    如此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是为什么?黑格尔有那么一句话:存在即合理。我们不得不说,中国的应试教育问题,绝不是一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中国国情决定的。
    一、 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狭窄的生存空间
    许多人都赞扬西方人彬彬有礼,遵守纪律,批评中国人没有素质,我承认各种批评都有理,但这中国“没有素质”的背后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探究。我一直以为中国人的生存空间太小,生存压力太大。当你面对人山人海的挤车队伍时,你不可能耐心地排队,因为你会迟到;当你面对僧多粥少的工作机会时,你不可能温良恭俭让,因为你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当你是百万大军的一员面对独木桥时,你不可能不追求分数而暂时放弃其他,因为你可能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是农民,你很难摆脱农民的身份。我不同意一些已经获得各种地位的专家、学者们说“做一个健康的木匠也不错呀”的说法,我想让他们去做木匠他们可能是第一个打劫的人。不要拿西方的某个母亲说事,那个妈妈可以说我除了有一个总统儿子还有一个木匠儿子,如果在中国,这个妈妈就只能住平房吃粗粮受人白眼了。在中国,一旦有了学历,就可能得到很多没有学历的人很难得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当官,当了官就有各种待遇,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了;他们可以搞科研,搞了科研就是知识分子,有社会给予的各种照顾;他们可以经商,经商了就可赚大钱。如果他们没有学历,肯定会被人教育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中国人是最讲实际的,你可以给他讲千般道理,他只认准一条,他要过好生活,这是谁也不能批评的理想,现实告诉他,你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没用,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生活。
    我一直感慨中国生活空间太小,我的学生们没有地方踢球,只能在教室里踢瓶子盖;我根本不想旅行,因为你出门不是看山水而是看人;中国人很难有隐私空间,因为空间已经被人给占满了。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中,中国人的心胸就变得狭隘了,眼光也变得短浅了,于是嫉贤妒能告状黑信层出不穷,于是种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源于中国巨大生存压力和狭小的生存空间。
    二、 长期的专制与缺少自主精神
    中国是个长期专制的国家,到现在中国仍有许多封建专制的余孽,所有的人都要靠别人活着,那个别人就是“上级”,因为上级决定了他们的一切。在看契诃夫小说时,我对契诃夫小说中的惧怕上司的小人物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愿批判,因为我自己就深深体会上级对我的影响,没有上级的肯定,你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我很反感有些“青年学者”对中国人在文革时不肯坚持独立精神的批判,如果换成他,他在文革中一定是个告黑状的。因为在那种条件下,谁敢反抗?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家人)都在别人手里攥着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没有独立意识的,自主精神的,能喊出“天生我才必有用”毕竟只有李白一人。中国对自己的评价要靠别人来说。那位美国母亲可以骄傲地说我还有一个木匠儿子,因为她是自主的,独立的,别人的想法与她无关,她和她的儿子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包括选择自己受穷或流浪,那种社会氛围允许他们这样,我们的社会氛围行吗?我们的社会氛围允许每个人自主选择生活道路吗?不行,现在可能不讲服从祖国的安排了(这已经是历史进步了),但我们能不照顾周围的亲人与朋友吗?我们能摆脱社会的舆论吗?在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社会中,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主选择不上大学做个“普通劳动者”呢?
    三、 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实用理性因素
    中国的文化是实用理性文化,中国人如果不见到实际效果,是不会信什么人的宣传的,农民如此,脱胎于农民的城里人也如此;大人如此,孩子也如此,这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为什么以往的人要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实际利益。为什么现在大家要拼命地上大学吗?因为上大学会带来现时代的实际利益。别忘了,就在十年前,中国还流行着新读书无用论呢,因为那时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读书没有实际利益。当高考取消生物时,生物立刻就没人学了;当你让学生自己看书时,除了开始说话走神以外,就是哪科作业多做哪个,主要是数理化,课外书是不会读的。这都是为什么?因为做什么要看对考试,乃至对赚钱有没有实际的用处。这全是实用理性这种文化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这种文化心理积淀传承了几千年,有它的历史价值,但同时也造成了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想改变它通过几句口号和几篇貌似激进的文章是不可能的。
    以上三点是造成中国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第一点是最根本的,后两点是前者派生出来,如果不解决这三点,特别是第一个问题,中国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不会成功。我不赞同某些专家学者那种情绪化的批判,他们可以骂中国教育,可以骂老师,也可以搞什么“中国家长批判”,动不动就来什么“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审视什么什么”,要骂谁都会骂,故做惊人之语我也会,但如果不认清中国国情,情绪化的搞所谓的“改革”,结果只能是越改越糟。前一段北京搞的电脑派位,有人主张的取消统一高考,在往前的所谓“教育革命”,这些都是不能认清中国国情的胡乱改革。两个月前历史老师问学历史有什么用,我曾想写文做答,结果一忙就没写,失了诺,今天算是一个补偿,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历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历史给予的前提下完成,这就是学历史的作用,只有把历史搞懂,才能弄懂现实。
    要想改革成功,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我深知中国改革,特别是教育改革的艰巨性,我自己就几度因为从教的困难痛苦思退,但我最终是乐观的,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默默的努力,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绩,各种成绩积少成多,自然会成为成就的。
    许多人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深恶痛绝,认为五千年的历史给中国太沉重的包袱,中国的改革没有希望,这是一种虚无主义态度。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一直传承至今,这是除古希腊文化外唯一原装的文化,它能绵延下来,绝对是有其积极因素的。这可能要有专文来论述,但至少有一点在此应该声明:中国历史上不乏艰难困苦的时期,但从来没有缺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魂。鲁迅曾经有言:中国历史上从来不少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鲁迅时代,改革环境要好得多,而先生所说的中国脊梁,至今仍在,在教育界也不乏其人。班主任论坛的李镇西老师,语文论坛的韩军老师,还有所有K12论坛的老师们,不都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改革吗?更不必提那些不上论坛的普通老师们。 我们应该看到希望。
    中国人的生存压力仍然很大,但生存空间已经在变大,每个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机会在增多,觉得中国读书机会少,可以去国外;觉得国企干不痛快,可以私企;单位不给分房,可以自己贷款买房。不是出了个韩寒吗?这就是一种多元的选择(但我不喜欢他的自我炒作和不知天高地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空间(以后就是生活空间)会越来越大。当社会变得多元以后,当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可以多元后,当每个人不再对单位有依赖后,人就会变得自主,就不会以一把尺子来衡量人,衡量学生了。我知道,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但总会有变化的。中国太大了,太老了,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比二十年前进步了,现在有了网络,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前两年,韩老师批评的伪圣化倾向在现在的中学至少北京的学校已经没人信了,别忘了,现在的中学教师已经是70年代以后的青年为主体了,谁还相信那伪圣的宣传呢?至少我的学生已经不会认为《项链》是批判小资虚荣心了,我也不会那么讲,根本不用争论,相反,倒是犬儒化现象突出了(这当然也值得警惕)。这在几年前谁想得到呢?
    当然,我们不能空等社会形势的变化,毕竟社会形势的变化要缓慢许多,人的观念要想变革更要漫长的过程。我们还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可以抱怨教育形势不好,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服家长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是截然矛盾的,我们可以通过素质的提高把分数搞上去。我同意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观点:“为了考试成绩把素质丢了是可怕的,为了‘素质’把考试成绩丢了也是愚蠢的。”我们可以在把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把人做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而后者又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我还是相信,多数成绩好的同学各方面素质还是不错的。韩老师在《欲哭无泪》中这样看待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唤醒,唤醒孩子对世界的爱,焕发孩子对世界的探究的兴趣,教育是孩子全方位身心的发展,教育是愉快,教育是美好人性的伸展!”我完全同意,但这是教育第二位的功能,教育首先要让人学会生存,能够适应社会,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前者。现在的问题是社会过分重视第一功能,忽略了教育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结果第一功能也没有弄好。我们要做的就是教学生学会生存的同时,还学会生活,在适应社会的挑战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事实上,现在学生学习负担重,厌学情绪重,同我们的做人教育不到位有关。许多家长和老师看问题比较片面,认识不到学习的问题往往在学习之外,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大家意识到,学习与做人,应试与素质不是截然对立的,是可能互补的;这样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我们的改革也便于开展。我知道,这很难,但正因为难,我们才要坚持;即使难,也不是没有成果。李镇西老师、孙维刚老师就从不同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我自己也有成功的体验。所以成功的经验要靠我们去宣传,靠我们去实践,我们可以也应该抱怨,但我们更应该去做。最终我们会取得成功的。
    文章写到这儿,已经比较长了,希望韩老师、李老师和各位版主、网友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