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课程改革:家长不是旁观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2-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牵动着千家万户,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实验启动阶段,各实验区借助各种媒体与手段,广泛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课程改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新课程实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验学校请课程专家与家长座谈,解答家长的疑虑。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联系卡》及时与家长联系与沟通。现在,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已经成为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热门话题。

    实验刚开始,一些家长对课程改革持观望的态度,甚至有些疑虑和担心。渐渐地,他们从孩子的变化中,感受到新课程的魅力,更加自觉地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

    家长们高兴地看到,实验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师生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越来越喜欢学校生活。家长对新课程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发现,新课程不仅是换了一本教科书,而是伴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师生关系都发生着变化,多年来套在学生身上的“枷锁”正被一层层卸掉。表面看教材好像变简单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座谈会上,家长们反映,已经发现孩子学习很轻松,放学回家后作业很少,担心学习成绩会下降。一个学期下来,感到孩子动手、动口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可以按照课文的插图编故事,用拼音写日记。孩子明显变了,家长们庆幸自己的孩子赶上了课程改革。许多家长认为,新课程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家长兴奋地说:“孩子会提问题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还有一位家长反映,她的两个孩子一个上三年级,一个上一年级。大孩子每天回家就埋头写作业,小孩子回到家这摸摸,那看看,写一写、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

    家长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他们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生活经历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孩子是不是一个合格有用的人才,不是一张试卷决定的,而是社会对他的检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为重要。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眼睛只盯在分数上。看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对今后如何评价孩子有些担忧。尽管他们看到孩子在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但还是担心孩子写的少了,算的少了,还是把孩子的分数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新的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新课程强调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学习愿望和能力等,方法上将突出过程评价,分数不再是惟一的衡量标准。新课程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积极探索中小学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尝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试行评价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机制。

    新课程在实验区受到家长的普遍关注,许多家长也在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态度,积极配合学校的实验工作。更多的家长在想:“该为学校做点什么?”一位家长提出,自己单位的生物标本可以让学生参观,一位搞通讯的家长愿意帮助学生提供收集信息的手段,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提供文化设施。

    还有一些家长建议,孩子每天早早放学回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建成一批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课外生活,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课外生活的指导。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积极利用社区内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资源,认真听取和咨询有关意见,引导社区真正地参与改革;赋予家长委员会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积极的职能,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这是新课程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