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所学校出台学分制的本意是为了在中学阶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因为学生可以“谋取”学分的渠道除了课堂还有课外。简而言之,学生全方位的素质都可以在学分中体现出来,为科学评价学生高中阶段素质发展也提供了一个新的体系。
     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这项新的改革举措,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多方面的影响。
     目前试行的春季高考的改革之举,破除了“一考定终身”,但令人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学制之困,参加春季高考的大多只能是头一年秋季的落榜生。“新鲜出炉”的应届毕业生却没有参加春季高考的报名条件,这也正是目前影响春季高考效率和效果、使其红而不火、影响力已出现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学阶段的学分制改革,打破了学制的限制,使学生有了自由出口,不仅与两次高考可自由接轨,甚至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动议的改革力度更大的多次高考都可接轨,可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就更平滑的轨道。因此,笔者以为,学分制的逐步推广,将会直接推动和加速高考制度的改革进程,并降低这一最令人关注的考试制度改革的成本。
     学分制的出台与实施,也便于我们早日结束一些曾经旷日持久、现在似乎还没有结论的争议。如关于大学少年班是否应该创办的争论,说白了,有那么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已提前轻松而又优异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凭什么不能提前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学习?事实是最好的说明。
     说了学分制的这么多好处,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已实行学分制的这所中学,据了解是浙江省的一所老牌重点学校,生源较好,拔尖学生较多,不乏学有余力者,具备了实行灵活学制的前提条件。进一步门庭才能说一分话,根据眼下的实际状况,高中的水平还参差不齐,并非所有学校都可简单套用杭州这所中学的改革经验。但无论如何,杭州这所中学顺应学生成长规律、提供学生成才便利的思路是给人启发、值得借鉴的。人们期盼的是,全国各地的中学都能借争创各级示范学校之东风,早日迈进实行学分制或类似改革举措的门槛。
     还应当指出的是,学分制在中学阶段鲜有实践者情有可原,但在讲求自主学习、实施条件更成熟的大学,一些号称已实行学分制的学校,还是迟迟不动真格,使优秀学子的脱颖而出仍存障碍。其拦路虎看上去是学籍管理上的“麻烦”,实际上还是因循守旧的惰性在作怪。要知道,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正呈日益激烈之势,没有紧迫感已经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