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悄然变化的农村学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9-24

昌平一中原名为“北京第八十三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县属重点中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1.7万余名,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已为高等院校输送了2500名学子,在当地极具影响力。

  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知道昌平一中。那时候,家长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子女能考上昌平一中,谁要是能到一中上学,整个家族都跟着荣光。所以,那时候昌平一中在我们这些小孩子心目中简直就是一座神圣的殿堂。但是当我第一眼见到昌平一中的时候,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昌平一中!

  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的教室,如今已是一片残破的平房,室内光线昏暗,墙皮剥落,屋顶漏雨。学校的饭堂兼礼堂,墙壁也裂开了好几道大缝子,还能看出每年维修的痕迹。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昌平一中任教。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竟像打翻了五味瓶。

  但是,当我真正走进这所学校时,我切身感受到了它正在静静地发生着变化。

  1994年,昌平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对昌平一中进行改造。仅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所现代化风格、具备全市一流水准的校园建成了。如今的昌平一中气势雄伟,环境幽雅,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阶梯教室、体育馆以及计算机室、天文观测室等,总建筑面积达28265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六万多册,各种报刊两百多种。学校的师资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全校160名专任教师
中,中、高级教师就有40余名,在近年的县、市级论文评奖中,昌平一中有500余篇论文获奖。

  师生们在这里工作、学习,心情舒畅,有热情。今年的高考中,有400多人走进了大学校门,升学率达到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