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校实施“校校通”工程,让校校连通网络,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2005年前,东部地区县级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将上网;到2010年,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也正是由于这一决定,引出了前面的一串数字。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场遍及全国、影响几代人的革命正拉开序篇。在空间距离被网络拉近的同时,我们的后代受教育的权利也正在变得平等和便捷。
    “校校通”工程功在千秋,今天的受益者,恰恰是明天的栋梁。在教育的大市场中,我们大可将更新的技术、更好的应用、更适用的方案、更美的蓝图,施展到这个充满希望的行业,今天投入的是技术和汗水,明天收获将的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些场景:初中的生物课上,当学生问到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到底什么样时,老师没有描述,也没有取出挂图,而是操作手中的电脑,将DNA的双螺旋曲线结构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临近期末考试,各科老师们紧张地在电脑前调出相应的精选题库,同时将本学期自动记录的易错题目添加到期末考题中……
    一所希望小学里,一群孩子挤坐在电脑前,使用网上的VOD系统点播了省城某重点中学老师的课程,聆听生动的多媒体授课……
    这些片段并不是虚幻,而是即将发生在我国68万余所中小学校普教系统的一场革命。如果“校校通”工程能顺利实施, 10年内,将有超过60万所中小学连上网络,直接收益群体将超过千万。
2001年“校校通”工程中主要IT产品的投资额分布
    如果说,希望工程是在救助失学少年,“校校通”工程将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革命、学习革命和网络革命。网络、应用、新的学习模式将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学生群体融合在一起,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不同地域造成的硬件环境的差别。
    走在进行时的“校校通”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校园网和城域网已超过万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有相当部分的学校进行了校园网建设,但现有校园网95%以上是1997年后建成的,其中,35%的校园网为2001年内建成。在这些已经具备了校园网的学校中,有81%的校园网可以和互联网相连,96.6%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75.4%的学校配置了多媒体备课室,57%的学校配置了电子图书馆。
    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所中小学,发现网络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北大附中、景山学校等北京市属重点中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相当完善,千兆以太网作骨干、百兆交换到桌面、10兆光缆连通校园网等先进的网络技术一应俱全。在应用上,也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远程课堂、VOD点播、自动化的课程安排、学籍管理等一系列手段。
    “‘校校通’不是校校建设校园网”。景山学校从事校园网建设多年的俞京远老师这样谈到:“‘校校通’是让不同档次的学校都能连到网络上,而不是不切实际地一定要建设校园网。由于国家扶持和自筹经费比较充足的缘故,景山学校在‘校校通’工程上走在了前面。景山学校的校园网是1997年开始筹建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将网络升级到了骨干千兆,桌面百兆的水平。应该说,代表了国内的一流水平。”
    但有景山学校这样好条件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在随后采访的几家普通中学中,记者发现,网络设施多数比较陈旧,或者根本没有规模化的网络,所谓的网络,只是在电脑机房中共享几台电脑的摆设而已。“无路无车和有路少车”的现象在普通中小学中相当普遍。郑州五十七中的瞿校长在提到 “校校通”的时候说:“郑州市的‘校校通’工程统一由教育局负责,专款专用,多媒体教室的硬件建设很快安装到位。但关键问题是软件应用缺乏,电子教材滞后。即使有新的软件,过高的价格也让学校承担不了。此外,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而长葛市六中的一位老师甚至说:“我就没有听说过‘校校通’工程,我们学校没有一台电脑。5000多名学生当然希望用上电脑,但学校没有钱。”
    课件化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入课堂,图为景山学校一个语文教师正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的确,资金是目前“校校通”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据了解,目前,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部分:教育局拨款和学校自筹。以景山学校为例,在第二期网络升级到千兆的项目中,总计投资200万元,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的比例大约为1∶1。“对于景山学校这样一所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学校而言,自筹资金比起那些普通中学要容易得多”。俞京远老师这样说到。
    在走访的几个学校中,管理层都坦率表示,“校校通”的意义没有人能否认,但推行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IT厂商在进军教育市场前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正如一位校长无奈地谈到:“校校通”和网络建设方面的问题,不是有钱就全能做到,但没钱肯定是什么也做不到。
     如果把2001年到2005年作为“校校通”工程的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过了1/5的行程。从全国反馈的数字分析,我们距离“2005年前,东部地区县级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将上网”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除了基础较好的一批学校率先连网,初步实现了校园和骨干网络连通的目标外,1年的时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许就是澄清了一些长期存在于校园网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其一就是把“校校通”等同于校校建设校园网。“校校通”的初衷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通过网络来缩短学校之间的差距。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一些学校计算机很少,却浪费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网络连通了,应用却无法形成规模。其实,本着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网络上连,满足教学的需要才是正途。“校校通”并非“校校网”,各地区和学校没必要盲目攀比,追求一校一网,盲目兴建校园网。在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尽管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也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搞自己的校园网,而是注重地区性的教育网络建设,学校可直接与本地区的中心教育网站相连,形成区域性教育网。
    从目前来看,“校校通”将分为三个层次推进: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地网);西部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受和下载信息(天网);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的,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和VCD教学片,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另外,利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寻找信息,然后利用卫星宽带进行信息下载,可以实现“天网”与“地网”的优势互补。总之,“校校通”的核心是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其二是重硬轻软。多数学校理解的“校校通”就是搭建网络、购买电脑和投资多媒体教室,而往往忽略了课件和应用的开发。而教育网首先服务的对象是教学而不是其他。
    其三是所谓的“整体方案”满天飞。许多厂商并不真正了解学校的需求,只将通用的方案包上一个外壳就作为学校的专用方案,一些校方的领导往往迷失在集成商铺设的“方案森林”里。
    尽管前行的路上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身边一个个网校、曾出不穷的多媒体电子教室、越来越多的宽带接入趋势还是可以看出,“校校通”已经走近校园。
    5年,千亿市场的召唤 p>    按照目前国内68万所中小学计算,如果每所学校在信息基础建设和网络构建上的投资是20万元,那么,5年内,国内将出现一个超过1300亿元的庞大市场。根据CCID最近提供的数据,2000年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模为10.1亿元,与1999年相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而去年以来,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这个增幅达到了30个百分点。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比教育行业更能牵动IT厂商的注意力,伴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教育行业无疑成了未来几年最具发展潜力的IT市场。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千军万马涌入教育行业的壮观场面,原本和教育无缘的集成商们也纷纷高举教育的大旗,将手中的网络设备、PC、打印机等等加以包装,冠以“解决方案”之名后抛向学校。转眼,一个采购高峰过去了,有谁在其间分到了一杯羹呢?“雷声大,雨点小”的悲观论调开始在市场上流传开来。
    过度的炒作和缺乏自信的悲观都是不冷静的表现,当市场趋于有序和成熟的时候,从事教育行业的厂商们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浪淘沙。欲在未来的大市场上有所收获,解决学校资金来源和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势必成为厂商们关注的焦点。
    经费不足一直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桎梏。记者在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华育公司了解到,“校校通”在地级、县级学校的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乏问题。厂商期盼政府在近期能拿出相关的扶植政策和统一规划。“目前,我们采取了让学校分3年付款的方式,以缓解一部分中小学资金紧张的问题”。华育公司总裁刘凤明谈到:“由于教委在控制基层学校的收费问题上相当严格,我们也希望能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缓解自筹资金困难的局面。”
“校校通”工程中网络设备应用的趋势预测
    单靠国家扶植,似乎难以很快摆脱资金匮乏的窘境。而通过教育城域网建设,可以为教育系统节省大量的宝贵资金。例如,一些城市开始建设主干中心,并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通过天网、地网做到学校与学校的沟通。这样,学校仅仅需要交换设备就可以接入网络。通过教育城域网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在我们采访的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学校,都是通过这类模式,建立交换中心,把全区的几百所学校连接起来。
    在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方面,很多集成商的思维方式似乎过于单一。根据CCID的统计结果,从2001年“校校通”工程的主要投资额分布看,PC占到了64%的绝对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校方普遍认为,“校校通”主要应该投资在硬件,因为买入的设备、装修好的多媒体教室是有形资产。另一方面,多数集成商对于教育行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而缺乏新的、更适用的应用产品的跟进。
    每个“校校通”的集成商和方案提供商都能提出一系列的“全套解决方案”,每个厂商也对自己提出的“校校通综合方案”有着不同的诠释。校校通的核心是网络,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刘凤明强调:“只有深入了解学校的业务流程,才可能做出真正适用、好用的方案。”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将校园网的应用分为教学应用和行政应用两类。前者包括了从老师备课开始,一直到考试自动化和无纸化、教学课件制作、资料存储、电脑教室、VOD点播、考试评价等一系列的人物。后者包括了学籍管理、视讯会议、网络电话和远程教学系统等。
2001年“校校通”工程中IT产品采购的因素
    应用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的过程,如果没有对行业的深刻了解,很难创造出诸如“校园一卡通”、“电子书包”、“个性化电子教室”等富有生命力的方案。
    根据CCID的预测,今年,教育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越来越多的学校连到信息高速路之后,就要开始考虑路上行什么车的问题。处理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未来教育网络的关键所在。
    直面如此巨大潜力的市场,你是否已经成竹在胸?
    当传统遭遇新教育模式
    当“校校通”工程开始在全国铺开的时候,引入学校的决不仅仅是网络,更多的是网络带来的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带来的是崭新的工作方法和育人规则。不夸张地说,“校校通”的背后,正孕育着一场教学革命。
    在景山学校,制作电子课件已经成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网络化电子化的教学中创新,也成了奖励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青年教师在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和运用网络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一个年轻的老师往往比老教师更多、更快的完成课件制作、更熟练地运用网络资源。而老教师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则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样,在老教师和青年老师之间,在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和碰撞。
“校校通”工程中网络设备投资的年增长率变化
     目前在多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粉笔、黑板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计算机、投影仪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络建设的深入,4~5年内,现代教育技术将极大地推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那种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
     当太多的改变突然来到你我身边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回旋空间,而是要学会适应。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羡慕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有比我们更丰富的资源、更先进的技术、更精彩的未来。更重要的是,这个功在千秋的工程,将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让更多的老师从传统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创造力倾注在提高下一代素质方面。
    面对千万的用户、千亿元的市场,扎扎实实地推进它、踏踏实实地用好它,是我们今天最该做的事情。因为今天最大的收益者,恰恰是明天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