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授人以网,写在“校校通”一周年之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6

    在北京的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有这样两所学校。一个是全国重点中学,一个则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校。两个学校隔着一堵墙。一个有着优越的教学资源和几乎百分之百的高考升学率,一个则是平实的校舍和同样普通的学生。窗下,正在朗朗读书的天真孩子们或许不会知道,简单的围墙隔开的不仅仅是两个操场,而将是两条道路,和对未来的两种选择。

    我不知道全国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围墙,和多少个没有围墙的厚厚帐幕存在,将读书的殿堂划分了重点和非重点,将师资分出了优劣,将环境分出了高低,将前途变得不同。我只知道无论是高楼林立的都市,还是炊烟袅袅的山村,孩子都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利,都有将前途和自己的努力系于一线的选择。

    网络,给今天的教育带来了最大的原动力。

    2000年10月,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级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2010年,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几乎所有的孩子将在网络面前变得平等。

    值此校校通工程推行一周年之际,称颂和任何的褒贬似乎变得没有意义和多余。经历了一年风雨的校方和厂商,现在应该是冷静坐下来绸缪未来的时候了。

    建网-难求平衡

    从去年起,似乎没有一个行业比教育行业更令IT厂商心动。按照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五到十年时间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学都能上网,如果按照全国有66万所中小学校计算,这个工程将创造出1000多亿元的惊人市场。然而,精明的厂商也发现了巨大的商机背后的隐忧。中小学是公认的资金缺乏的行业群体,尽管国家针对校校通工程有着巨额的扶持资金,但相当数量的投入需要学校自筹,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学校两级分化的局面。

    资金充裕程度的分化也导致了建网思想的不同。一方面,重点学校片面地追求高档设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建设校园网。另一方面,一些普通学校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建网,投入很少的钱,建成的所谓校园网,基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无论是哪种,都是对校校通的盲从和对金钱的浪费。

    平衡点难求,关键在于相当多的人曲解了校校通的本意。校校通不等于校校齐上校园网,它的最终目的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这里的各种手段,恰恰是各个学校应该灵活把握的地方。

    上网-有路无车

    育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从来没有一种方式能像网络这样,将这个过程变得如此的生动和丰富多彩。校校通的意义之一也在于,几乎在一瞬间让屏幕前的孩子们获得了同等质量的教育,也让外边的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校校通的核心是网络化的教学,网络教学的核心则是电子化的课件和应用。

    没有高质量的课件,没有分类明晰的电子图书,没有高效的课程管理,再好的校园网都将是空谈。在新加坡,中小学生平均2人拥有一台电脑;在英国,这个比例是13:1;在我国,121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台电脑,相当多的一线老师没有电脑。如果传道授业的老师没有电脑,不能上网,其他的教学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建设,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走好最后一公里。

    用网-冲击传统

    我曾经在北京的某重点中学参观了其自行开发的电子课件和网络课程演示,感触颇深。曾经有人说过,教师的行业如同酿酒,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将变得越来越醇。但今天,网络似乎改变了一切。

    网络化的电子教学导致了传统课程的课件化,青年教师无疑在教学应用的开发中充当了最中坚的力量。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对网络和技术充满热情似乎让这支生力军一下子成为未来网络教育中的主角。他们也是校校通的最大受益者。我无法揣测老教师们是用怎样一种复杂的心理面对眼前的网络,但如果有一种方式,将老教师们经验的累积和现代科技完美地融合,将是对未来教育的最大贡献。那时候的受益者远不止是羽翼未丰的晚辈,而是千千万万在网络的另一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

    矛盾,不仅仅能碰出火花,更能碰出希望。

    结语

    本无意对这样的日子精心雕琢,但毕竟我们就要跨越一个崭新的门槛。门槛的那边,将不再有围墙。门槛的那边,未来的栋梁们将在更科学、更平等、信息更丰富、更高效的网络课堂上汲取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校通工程同希望工程一样,带给我们后代的是一个平等的机会,许诺的是中华民族的未来。

    网络成金,网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