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是谁给殴打老师的学生壮了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19

    上海市陕西中学年仅14岁的初一学生刘伟,在多次对周老师公然漫骂之后,竟然把年逾五旬的周老师从学校办公室里拖出来,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当着他父亲的面,对周老师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殴打,造成周老师“腹部软组织挫伤,肩胛骨有裂痕”。整个过程,周老师“始终把手放在身体两侧,并没有还手”,而刘伟的父亲一直站在旁边,对儿子的暴行无动于衷。(综合《新闻晨报》、新华网相关报道)

    学生殴打老师,我们除了感到无比愤怒之外,更多的是难以言状的悲哀。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为何如此嚣张?是谁给了他殴打老师的胆子?

    人们很自然地把罪责归咎到刘伟父亲的身上,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说法当然没错,然而透过这起事件,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教师不受社会尊重、教师威信丧失的普遍现实。

    教师的收入普遍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收入偏低就意味着他不可能获得多么高的社会地位,拥有多么高的人格尊严,就意味着他要被很多家长看不起。同样的,在很多受到世风浸染的学生眼里,他们的父母亲戚随便从事什么工作都比自己的老师有钱、都比自己的老师有气派、吃得开。当整个社会都难以真正尊重教师的时候,怎么可能指望学生们打心眼里敬重老师呢?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关注教育、研究教育却不从事一线教育的人,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全部归咎于学校和教师,似乎谁都可以对老师指手画脚,口诛笔伐,甚至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老师”。以前为了鼓励上进,鞭策落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现在这样做却被视为侵犯学生的人格,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以前学校和教师有权阻止中学生谈恋爱,现在却有教育专家提出“早恋”这个词不能用了,因为它有明显的歧视性;以前学生捣蛋,老师可以批评,可以罚站,学校可以开出各种“罚单”,现在不行了,几乎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每一种惩罚措施都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

    人们希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把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这原本没有错。但是,在学生越来越调皮、越来越大胆、越来越难以管束的现状下,社会舆论和教学政策一味地倒向学生、偏袒学生,势必使得社会和家长越来越不尊重、不理解、不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得学生在老师面前变得越来越有恃无恐、越来越嚣张。而教师可以管教学生和保护自己的手段越来越少,越来越无力,教师的权威和尊严丧失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很多中小学教师都说,学生就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现在不敢批评学生了,更不敢惩罚学生了,只好象伺候老爷一样地连讨好带哄骗学生,如果学生不反过来惩罚他,或者班里没有那种因受了几句批评就去自杀的学生,就是万幸了!由此可见,发生刘伟公然谩骂老师、殴打老师这样的事情,绝非偶然,也并非个别,是藐视教师权威的社会舆论给刘伟及其父亲撑了腰、壮了胆,是欺凌教师尊严的社会心理给这种事情的发生提供了滋长的土壤。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如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不是过于宠惯学生了,会不会把学生宠坏了?批评、管教、惩罚是不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在一遍遍呼唤尊重学生权利、给学生尊严时,是否考虑过教师的权利谁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还要不要?这些,才是这起殴打教师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