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校两制”其弊端显而易见:根据家庭经济实力把孩子们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会觉得“高人一等”,而那些家庭条件一般或有困难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感。这样做有悖于我国的教育方针,有害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理当更多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而不应该以钱取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倡“有教无类”,难道我们今天的人们竟不如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