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韩锋这几年来若干次“煽风点火”中的一次。韩锋,物理学博士,清华大学云舟“网络教育实验室”执行副主任。这种经历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打哈欠还不算什么,最糟糕的是你讲了两三个小时,对方却抓耳挠腮,看起来比你还急:他没上过网,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不过,让韩锋觉得幸运的是,更多情况下,常常是讲着讲着,听的人和讲的人一起兴奋起来。这并不奇怪,三年前韩锋最早是和史宗恺教授谈到了这个念头,史教授是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两人为此讨论了一个中午,连饭都忘了吃,这个念头中可能孕育的勃勃生机和应用前景,让他们两人都激动不已。不久后,由清华大学和云舟教育基金共同出资成立的云舟“网络教育实验室”正式成立,很快进入实验阶段;而其实验成果——“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创新人才评价与选拔系统”——也获得国家科委成果认证,正在推广之中。
     在这些兴奋的实验者看来,作为评价人才的新思路,“网络评价”不仅蕴涵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操作层面上,也许还能引发一种人才评价观念和手段的革命。
     “网络评价”是什么?
     叫这个名字有些不得已,“网络评价”只是一个简称,其全称是“基于网络的过程性创新人才评价与选拔系统”。国家科委在该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书上这么介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从高一年级起过程性地收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平时小测验,以及网上与专家教授进行小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信息,以备将来高校在选拔新人时,可以展开更为公正和综合性的评价,以补充一次考试一个分数选拔人才之不足。”
     通俗一点说,目前清华云舟的“网络教育实验室”的实验目的就是在清华与部分中学之间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生源信息沟通方式,以便于选拔高校需要的研究人才。具体运作方式为:实验室邀请清华、北大、北师大等高校的数十名教授以及一些外教参与实验,对各地重点中学每年推荐的数十名学生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进行网络跟踪,在实验室建立的基于网络的学生档案系统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被自动归档,作为将来招生选才的信息备案。
     作为专家,北大钱理群教授参加了该教育实验项目,他认为:这个“有着前瞻性又极富创造力的设计”,是“理工科思维的精密与文学思维的想象力的有机结合”。
     这项教育实验开始于两年前,2000年3月,在清华大学的极力促成下,一个由清华、北大、北师大等高校几十名教授参与指导,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十多所重点中学的四五十名高中生参加的实验,悄悄拉开了序幕。
     “网络评价”针对的目标有两个:现行的高考制度,以及高校招生制度。在有关专家看来,高考一考定终身,不仅可能遗漏掉某些特别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未必能过得了高考关,而且,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中学教育势必变成应试教育,从而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对教育目的的偏离。“人是具有多样性的,为什么在评价人才的标准上不能允许多样性存在呢?”
     此外,在呼吁了多年“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后,对于清华这样的大学来说,“扩大招生自主权”已成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就好比一个工厂,招生就相当于进原料,工厂要是没有进料权,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同样,学校连招生自主权都没有,怎么保证毕业学生质量,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采访中,一位专家这样描述说。
     夭折的“网络评价”实验
     也许是有着清华大学的支持做背景,第一年的“网络评价”实验开展得很顺利,当年7月,仅复旦大学附中就有4名同学被专家推荐免试进入清华大学,最后有3名得以录取。
     网上提交论文的真实性问题,曾是摆在“网络教育实验室”成员面前的最大难题,“你们这种构想好是好,但你怎么保证他的论文真是他自己写的?”最初,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问,随着“网络评价学生风格识别系统”的开发成功,这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实验室曾抽取了朱自清、巴金、钱钟书等13位著名作家的作品,根据“虚词频度分布”、“句子长度分布”等指标进行测试,最后的结果为:本人作品判断正确率为83%,非本人作品判断正确率达到了96%。选取参加实验学生的作品,本人以及非本人作品的识别正确率平均为80.3%。随着“作品的情感浓度”等更多指标的确立,想提交假造的学生作品,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2000年8月,参加第二届实验的三地重点中学增加,参加的学生人数达到86名,“网络评价”的渠道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开办夏令营,组织学生和专家教授见面;网上学术周;专家批改学生网上提交的小论文;专家设置问题,学生参与讨论……
     然而,这项正取得成效的教育实验,却因一偶然事件影响中途夭折:2001年初,湖南某地中学传出在推荐保送生上弄虚作假的丑闻,当年2月,教育部下文,对全国高校招收保送生做了一些限制,受此影响,“网络评价”几乎搁浅:在高考的压力下,没有清华大学优惠的推荐保送政策,各个中学一般不会再拿自己的学生冒险。人大附中高三学生洪玮哲,在去年的“网络评价”中,极受清华数学系教授文志英等人的赞赏,但在这一年中,却不得不为即将到来的高考而苦战。
     推行“网络评价”,为时尚早
     在传统的人才评价方式下,高考成绩是考评人才的惟一依据,以分数作依据,虽遭人诟病,但却不失公正。因人而异的“网络评价”,其结果能否经得起检验?
     在当年的86名参加学生中,有一半学生获得了一颗星以上的评价,17名学生的评价在三星以上。除了3名学生出国留学外(其中两名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德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其余14名参加了高考,9人考上清华、北大,另外5人也被北师大、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录取。
     尽管如此,在只有一年多实验的情况下,想大规模推广“网络评价”做法还为时尚早。清华大学徐湛教授就认为:“就物理学科而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对了解学生的物理能力,还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物理学很多时候还不是谈谈想法,而是要看你的动手能力。”
     此外,如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样,对人才的测评更为复杂。钱理群教授就坦言,在一年的时间里,对两名参加“网络评价”的同学,他就产生了前后完全不同的认识。一位最初“觉得一般”的同学,后来感觉到“她有做理论研究的潜质”;而另外一位“开始印象很好”的同学,却担心“未必有长远发展的倾向”。钱教授认为:“对于这些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用一年的时间做评价,还远远不够。”
     此外,“网络评价”这个概念在现阶段还过于超前。不仅观念的推广上有待努力,在网络使用还更多停留在城市、上网费用对一般城市居民尚属一笔不菲的开支的背景下,“网络评价”就隐含着一个疑问:在公民受教育权这个问题上,如何兼顾社会公平和效率优先?
     有趣的是,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北大教授和清华教授的思维差异:除了都充分肯定这一教育实验的积极意义之外,北大教授方面更多是考虑此举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担心可能会助长的社会不公现象;清华教授则多站在“行胜于言”的务实立场,奉行“技术至上”原则,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城乡的普及,技术终将顾及公平,造福于人类生活”。
     在目前,“网络评价”还只处于实验阶段,尚不能成为除了高考之外高校招生的补充方式,然而它仍有其现实意义。北京市石景山教委已决定在今年6月的中考中推行网络评价的口语考试系统;而英语网络评价的口语学习系统,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北京市教委国家公务员英语口语学习系统。清华云舟“网络教育实验室”现在正策划一个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评价大赛,以增强保送机制失效后,学生参与网络评价实验的积极性。
     钱理群先生认为:“过去的教育弊端之一,就是过于强调‘批量式’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忽略了因材施教,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今天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起信息库,教师和学生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自我调整,因材施教的教育可以部分地落实下来”。
     “网络评价”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