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校园暴力?一初中学生校内猝死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30

     27日,新洲区李集镇李集中学初三(4)班学生张俊杰猝死在校内。这名16岁少年的死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李集中学,见学校办公楼前近百来号人围做一团。据说,来的都是死者的远亲近邻。

     人群中,两人搀扶着一位50多岁的男子向记者走来。他叫张光正,是死者张俊杰的叔叔。俊杰自幼父母双亡,是叔叔把他拉扯长大的。显然,侄儿的死对他是莫大的打击,他忍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痛哭失声。

     亲戚们说,张俊杰的身体很好,从来没病过,他“是被3个同班同学活活打死的”。

     在校长室,记者见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上码着一块门板,死者静静地躺在上面。

     “这伢老实,经常受欺负”

     死者的另一个叔叔张天祥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27日晚9时20分,他在家里突然接到学校一位姓陈的老师来电,说俊杰病得厉害,让他赶快到镇上的健民医院去。

     当他赶到医院,见到的已是俊杰冰冷的尸体。“他是被人打死的,脸部、胸部、大腿都是青的,颈子也被掐青了,肩膀上和腋下有许多针孔……”

     一位自称是孩子舅爷的中年男子插话说,俊杰那天在学校上晚自习,他听人说,自习期间,同班的3名同学在4楼对其进行殴打,一直从4楼追打至1楼,直至其倒地。

     张俊杰的姨父、李集街办的工作人员涂水清补充说,事情的起因是,晚自习期间,班上一名姓高的同学觉得张俊杰的座位比他的好,便提出对换座位的要求,遭到拒绝后,高等人便动手打人。

     涂水清说,他的这些陈述也是事后听人说的。

     校方避而不见 学生缄口不言

     记者在家属们的指引下,来到了学生上课的教学楼前,被几个中年男子“挡了驾”。他们说,正校长出去了。记者欲向他们了解一些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要等公安机关的处理结果。

     记者再三要求上楼采访,终被获准。在4楼的初三(4)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自习。记者轻声向几个学生询问,他们均低头不语。

     据介绍,张俊杰和高某的学习成绩均一般,在班上属中等。

     医生:没有透露死因

     据实施抢救的健民医院急诊大夫彭铁壁描述,死者当晚9时55分被10余名老师及学生送院,入院时“血压为零;心跳无;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颜面部青紫,以左侧为甚”,医院采取了抢救措施,但无明显改变。家属随后赶来。10时56分,停止抢救,宣布死亡。

     彭医生始终没有透露张俊杰的死因。

     家属:不肯做尸检

     姨夫涂水清说,警方要对尸体进行尸检,遭到大家拒绝。家属们认为,孩子已经去世了,没有必要再去剖开尸体,那样太残忍了。

     警方:已拘留了一名嫌疑人

     昨晚7时30分,记者拨通了李集镇派出所的电话,一名不肯透露身份的警察说,他们已将一名嫌疑人拘留,另两名嫌疑人将在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律师:停尸学校不妥

     晚上7时35分,记者电话与李集镇街办的李鸿魁主任取得联系。据他称,死者家属已请来一名律师,这位律师认为死者亲属不应影响到法律的办案程序,将尸体停在学校是不妥的,应及时进行尸检,查清死者的致死原因。(线索提供:胡先生)

     谁在“制造”暴力少年

     近年来,校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皆呈上升趋势,且现低龄化和残忍化。接二连三的惨剧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是谁在“制造”着这些暴力少年?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少文认为,在校园暴力的滋生过程中,社会不良影响扮演了“帮凶”角色。打打杀杀的电视动画片;黑社会称王称霸的电视镜头;渲染暴力的“纪实文学”,都会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留下不良记录,为他们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榜样”。

     应试教育对于校园暴力也有无法推脱的责任。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

     另外,不好的家庭环境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溺爱、放纵孩子、父母离异、家庭“战争”、贫困等负面刺激,都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策划/蒋立青 文/记者朱凯 林维兵 实习生张博摄影/记者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