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师保姆”,缘何忙碌?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08

    正值暑假,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精力管教孩子,就把学生寄宿在老师家中,通过“全托”的方法,将孩子放在老师身边,希望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弥补部分学科成绩的不理想或想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而一些老师乐于借此赚点外快,于是,教师就成了“保姆”。有人称此是一项创新教育的新模式,给学生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家园。对此,笔者委实不能苟同。

    这些年,上级部门严禁学校利用假期补课,但学生闲呆在家中,家人委实不放心,总想利用假期给孩子“恶补”一下,这样,造就了大量“保姆式”教师。很多教师受利益驱动,也甘愿成为“保姆”。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就不难发现为何有那么多教师热衷此道。这些“保姆式”教师多因受家庭居住条件和自身精力的限制,家中寄宿一般不会超过6名学生,名望高的老师月收费1000元左右(包括伙食费)/人,一般老师的月收费大约400至500元/人,艺术类学科的老师收入就更贵了。这笔收入显然是其平日工资的数倍。更有甚者,在外面专门租房从事此事。这样,有的教师可带到十五名学生,当然学生吃住都在老师家,有空就接受老师的课程辅导。教师全家都一起来照料起学生的饮食起居了。有些“教师保姆”更聪明,他们到外边雇用真正的保姆来料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自己每天只做些简单的辅导。这背后能给教师带来多少收入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教师保姆”对寄读学生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学生有自己的心理特征,潜意识中对老师存在惧怕感,朝夕面对老师,对其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重要成长期,性格没有定型,一直与老师在一起的生活,会使他们感到生活单调、枯燥。他们怕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些情况让老师不满意,更怕挨批评,于是在学习上会出现不懂装懂的行为。而长时间生活在惧怕老师的环境中,会促使其性格变得孤僻、偏激。所以,“保姆式”的教育容易滋生畸形的师生关系。当然,也会使被辅导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学习上发展不平衡。同时,这种夹杂着一定的金钱的师生关系,也是对学生纯洁心灵的污染。

    我还想说的是,把孩子托于“教师保姆”,并不能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却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使其丧失独立创新的能力,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保姆”如此忙碌的,每天除了家务私活外,得给这些孩子洗衣做饭,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备课辅导等等。这样大的工作量,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钻研教学,其辅导质量是可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