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低龄出国留学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而且,这个潮流越来越宏大。如果你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在左邻右舍发现,把念高中或者读初中的孩子送出家门,远涉重洋去留学的人家正在多起来。沈阳一家专门办理出国留学业务的中介公司开展这项业务已经好几年了,前几年只零零星星送走过一些快毕业的高中学生。今年业务突然繁忙,高中学生一拨一拨地送,甚至一些只有十四五岁的初中生也送出去好几个。
有人算了一笔帐,一个中学生到海外留学,从大学预科到本科毕业至少要五年时间,每年按花费10万元计算,总共要花费50余万才能完成学业,这对一般家庭来说绝不是个小数目。如此说来,出国留学无疑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的选择,而家长们为什么能下此决心呢?一位已经把自己刚上高中的孩子送到英国的家长说,“我们家的孩子学习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按照今年扩招方法,将来也能上个一般大学。但现在咱们国家应试教育的色彩挺浓的,等孩子上了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仍然十分困难。不如送出去,听说外国教育注重实践,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综合能力。”
低龄出国热不断升温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认为,低龄出国化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家庭收入节节提高后产生的一种现象。出国留学热持续不衰有内在的理由: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尤其是“三资”企业用人标准提高,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家长们看到了这种趋势。而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的人员大多成才,回国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示范效应”对家庭和社会影响很大。
但是教育也是一种消费,也是资源,存在着市场的竞争。今年我市低龄出国者已经远远超过了1000人,这些人的路费学费就从沈阳市民家庭中“掏走”近二亿元,再加上先期低龄出国者在国外读预科和大学的费用,又远远超过了二亿元的数字,无疑带走了国内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据悉,英国去年仅从其它国家留学生的身上就产生了30亿英镑的国民收入。美国、法国、意大利等教育发达国家也先后登陆中国抢我们的“学苗”,气势咄咄逼人。这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市场也正在面临全球化的趋势,适者生存,尽快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这是“洋风”狂吹下的一个启示。
教育对外开放是勿庸置疑的,而且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只能越来越大。这种越来越扩大的开放对中国的发展是“长远利好”。有识之士指出,应当看到教育开放10年乃至更长时期之后的良好效应。但是低龄出国因为潜存着诸多问题,国家并不鼓励和提倡。目前来看,很多家长急于把上高中或初中的孩子送到异国他乡,也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从众跟风心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许多国际教育专家都承认,我国的初高中基础教育在世界上不仅有丰富的特点,且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基础教育下的孩子基础知识扎实牢固,是强势项目。我们所欠缺的是高等教育机会少,从普遍程度上还不很发达和成熟。所以,把年龄小的初高中生送往国外,不但对孩子身心影响大,使家庭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单纯从教育上讲也把自己的优势抛弃,去就国外基础教育薄弱的短处。他的看法是,有经济能力的家庭等孩子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出国留学不迟。这位负责人的这种看法体现了国家管理层的思路。据悉,国家管理层已经在着手做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