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校长目前的时间安排
重点学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
外出开会交流25%20%15%
处理日常事务 5%10%15%
自己学习进修20%10%10%
处理突发事件 1% 7%20%
接待与社交10% 5% 1%
听课与教研30%35%20%
学校经费筹措 5%10%10%
其他 4% 3% 9%
表二:校长认为应做的事及排序
重点学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
提高教师素质212
提高教师待遇621
上课758
自己进修提高333
参与社会活动587
处理日常事务444
制定学校规划165
改善办学条件876
背景
校长的素质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成败,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关注校长的生存状态——校长在忙什么的理由,也就是实施这个微型调查的原因。
调查
以“忙什么”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调查,采用的是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共调查了上海的14位中小学校长,其中既有顶尖级的名牌学校,又有很一般的普通学校,还有薄弱学校。调查内容共有两项,一是“你现在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你认为校长应该做哪些事,并为它们排序”。
解读
A、外出开会交流,占据了校长们相当一部分时间。调查中发现,除了上级部门部署工作的例会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会议时间呈上升趋势,校长们普遍乐意参加一些讲座、座谈会,了解教改的信息。
B、校长深入到课堂听课或参与教研活动的时间较多。三类学校中普通学校的校长更注重教学一线情况的了解和研究,而薄弱学校的领导听课时间相对较少。
C、中小学校长普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主要花费在计算机应用及上网方面,阅读内容依次为:教育期刊、教育专业报、理论书籍和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书籍。
D、变化最大的是校长在筹措学校经费方面耗费的时间总量在迅速减少,但三类学校间的差异较大。
E、接待与社交时间重点学校校长最多,高校的专家、教授、外地同行、新闻媒体、境外捐赠人及经济合作伙伴,是校长社交的主要对象。
F、校长处理突发事件时间的多少,是三类学校差异最明显的项目。调查中发现薄弱学校是重点学校的20倍,普通学校的3倍。处理日常事务的时间量也呈上述状态分布。
思考
之一:在面对面的访谈过程中,无论哪一类学校的校长,都给我们留下了既压力很大又精神振奋的印象。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说,现在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途径比任何时候都明确了,校长的思路、能力和意识将凸现出来,我们的压力是巨大的,而机遇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之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是调查中反映出的校长们的共识。普陀区北海中学校长周清贤告诉我们:“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后,目前提高教师素质是我最关注的问题。为了把教师送出去进修,把专家请进来讲课,我们与师范大学联系的时间很多,学校每年这方面的开支也很多。”
之三:校长该不该上课?在调查中,普通学校校长将它列为第5项该做的工作,而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校长分别将它列为倒数第2项和倒数第1项该做的事。赞成校长要兼一定量课的人认为,上课是了解教学全进程最好的方法,否则校长很难提出令人信服的改革措施。反对者则认为,校长大多已有不少上课经历,上不上课是形式,了解教学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多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