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儿童恐惧心理的产生与克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年青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类的一些小动物,还有的孩子十分害怕打雷闪电等等。这种现象即为心理学上所说的一种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便对想象中的一些生物、黑暗及有伤害性威胁的感到恐惧;且年龄越大,其主观想象的、预料的危险引起的恐惧越多。引起幼儿恐惧的原因主要在:

  一、熟悉的情境发生意外的变化。儿童在习惯的情境中已形成适应性的知觉模式,有一定的对付方法,而当情境变化时,本已掌握的对付方法就会"失效",使儿童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二、他人的恐惧情绪感染。儿童在看到、听到别人处于恐惧状态中时,即使自身处境并无任何引起恐惧的因素也会坐立不安,受到感染。如听到恐惧影片中人在惊恐状态的喊叫,他会感到毛骨悚然。

  三、后天的经验是通过条件反射产生的。儿童幼时受到恫吓或遇到的刺激较强烈,以后即使碰到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了解了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就可以从多方面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恐惧心理:

  语言解释法 儿童惧怕某事物,常常是因为无知,不了解该事物。一旦明白真相,其恐惧心理便会自然消除。

  转移注意法 即当儿童看到、听到所怕的事物时,成人可用玩具或语言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惧怕对象上转移,从而忘掉恐惧。

  系统脱敏法 国外有位叫琼斯的心理医生曾治疗了一患"恐猫症"的男孩。这个小男孩有次被猫吓了一跳,此后见猫就害怕,后来见到凡有皮毛的东西都感到恐惧。于是,琼斯就采用这种心理治疗法:他先用免子做试验,将一免笼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而后用孩子喜爱吃的食物鼓励孩子去步步靠近兔笼。在食物的引诱下,孩子便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免笼前并用手摸了一下兔子。以后,琼斯又用同样的方法消除了男孩对猫的恐惧。这就是系统脱敏法。当儿童惧怕并无需恐惧的事物时,成人可诱导他常接近所怕事物,久而久之,他便会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榜样示范法 老师和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不要用恐吓类的话语刺激孩子,虽然能奏效一时,但在孩子的心灵上却播下了恐惧的种子,是得不偿失的。另一方面,父母要加强孩子行为习惯的指导,以坚毅勇敢的行为影响孩子,培养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文/高英 邢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