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的行家?在阿莫纳什维利这篇文章中,他主要列出了六个意味着,那么要做到这六个意味关键在哪里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思想素质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体现为淡泊名利,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目的和理想,能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坚信科学,能辩证分析看待当今社会中的阴暗面。政治素质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这样才能树立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信念。道德素质包括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维护祖国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符合公共道德规范。
二、科学文化素质
首先表现在所教学科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发展史、理论体系;了解学科新动向及发展趋势;具有该学科所要求的各项技能;对实际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能加以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还应具有相关学科知识。任何知识都是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教师要想教好一门课,只具备该学科知识远远不够。他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再次,教师还应有广博的文化修养,教自然科学的应了解社会科学知识,教社会科学的也要涉足自然科学领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会受到教师的知识水平的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入手。
三、教育能力素质
教育能力首先包括前面所谈到的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信念、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能力。由于它在教育中处于隐性地位,容易被人忽视,但它又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掌握不同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式、方法,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德育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同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去影响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次,教育能力更多地指教学能力,它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它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能够使自己的知识为学生所掌握。教育行家,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而教育,应势而教育,因人而异,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
四、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应具有特殊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敏锐的感受力,能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变化明察秋毫,及时做出反应,这种敏感性还会促使教师时刻关注外界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充实自己。第二、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的环境不会始终不变,教育对象也不会完全相同。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若能将创造性的思维引入到教学中,必然会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第三、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情商”。即教师对自己的情绪有良好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教师做为社会中的一员,也会同常人一样,经历各种挫折、打击,也会有喜怒哀乐各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但其中消极的情绪是不宜带入课堂的,所以教师必须学会情绪的调控,以良好的心境进入角色。第四、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学是一复杂的过程,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如果缺乏坚韧、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五、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创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友好、互助的同事关系能减轻工作中的巨大压力。第六、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新环境,熟练地进行角色转换等。
总之,一个能够不断从以上四方面提升自己素质的老师必将成为教育工作中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