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落实在课堂上应当是什么形态?这必然涉及到对课堂的认识、定位,更涉及到对好课的定性。于是,普陀区教育局围绕“课堂效益”的主题,自下而上,由校内到校外,由师生到家长,由教师到专家,开展了“好课标准”的大讨论,引发了教学观念与实践的变革。
有效教学“十个因素”
1.用好教材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2.了解学生情况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3.设计适切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4.改变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5.优化“讲练”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效益点
6.引导帮助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
7.教与学的和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8.缩小个体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平衡点
9.善处动态生成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10.坚持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
1、有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
2、有明确的教学内容: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起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要科学严谨。
3、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包括课型、目标任务、教学流程、策略方法、时间安排、课堂反馈、归纳总结。
4、有多种有效的方法:围绕教学目标,采用丰富有效的情境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5、有准备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开发课堂学习环境资源,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和媒体设备,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6、有促进学习的氛围:使用激发强化学习动机的策略和方法,营造有效、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
7、有意义的交往活动:师生在对话交流中,使学生明确、理解学习任务和责任,获得有价值的反馈,调节教学过程。
8、有效果的能力训练:进行有目的、分层次的能力训练,及时分析纠正学习错误,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9、有保障的有效学习时间:一般应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
10、有成效的个体促进:给学生以有层次的目标任务、有差异的教学策略、有个性化的促进计划,使学习者处于有效学习状态中,教师要耐心帮助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 (同济二附中校长刘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