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备课组活动记录 ( 二 年级) 学科 语文 第 9周

作者(来源):唐海霞    发布时间:2009-04-09

时间:0947

地点:二(3)班教室、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胡国庆、张虹、谢斌蓉、唐海霞、周学诗

活动内容:
1、同文异构《芭蕉花》 执教:谢斌蓉

2、出好第四单元测验卷。

3、讨论划好第五单元句子。

20、芭蕉花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0个生字,重点指导“袖、捧”的字形。通过做动作理解“托、掐、捧”等词意,积累“头晕、照实”等词语。

2、以“爱”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哥俩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3、熟读课文,了解妈妈为什么说“我剩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能说说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重点词句,体会哥俩对母亲的爱。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句,揭示课题。

1、板书:芭蕉 师边板书,边复习这两个字的特点。

2、出示芭蕉图和文字:一株芭蕉  一簇芭蕉    注意读准“株、簇”的字音。

3、出示一朵芭蕉花图,师:瞧这是什么?这有一句介绍芭蕉花的句子,谁会读?

出示: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生读准音,读通句子)

4、补全课题,齐读:20、芭蕉花

5师:芭蕉花不仅美丽,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板:治头晕 ——学生字“晕”整体认读音节(分析字形)

师:今天这课不是专门介绍芭蕉花的,而是围绕芭蕉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通过预习反馈 ,整体感知课文,练习说话。

1、通过预习,你了解故事中有哪几个人物?  板书:“我和哥哥、父亲、母亲

2、快速读文,想想我和哥哥做了什么事,父母怎么样呢?借助填空试着说一说:

我五岁那年,妈妈(            )。一天,“我”和哥哥发现(      ),便翻墙(        ),把它(        )。可妈妈知道事情后(         ),爸爸也(        )。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摘、生气、训

过渡:哥俩摘芭蕉花是为了治母亲的头晕病,为什么父母要生气呢?

三、抓重点词句,深入品读23节。

1、指名读23节,注意观察哥俩发现芭蕉花后怎么做的,划出有关语句?

(出示要求)

交流出示相关句子:学习生字“托(三拼音)、袖(韵母是iu)、捧(后鼻音)

(连成词语读一读)

2、仔细读句子,圈出哥俩的动作,体会摘花的不容易。

1)       出示第一段文字,如何摘到芭蕉花的?圈出哥俩的动作。

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A、交流动作,板书:翻、摘——随机积累“掐”,出示芭蕉花图,师:芭蕉花的茎很粗壮,摘花时要用力,所以要用——掐——做动作体验摘花的感觉(有什么感觉?吃力、不容易)托 ——动作理解“托”,从而体会摘花的不容易。

B、师:虽然摘花是那么的不容易,可是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想到妈妈的头晕病有救了,我们的心理别提有多高兴啦!——指导朗读,读出“欢喜极了”的语气。

2)我们如何把芭蕉花像珍宝一样带回家,引读第二段文字,哪两个动作的词最能看出哥俩珍惜芭蕉花?——边读边用动作演示。

出示: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

师:是啊,这些动词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哥哥是那么的快乐,因为我们太爱妈妈了,太孝顺妈妈了。板书:孝顺

板书设计:

芭蕉花

                     

                   

                      

孝顺          母亲

“我”和哥哥                     父亲

                 生气  

评课活动:

谢斌蓉老师自评:能抓住文章的主题“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展开阅读教学,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部分教学环节有些遗漏,导入次序有颠倒,质疑环节是由老师提出来的。

张虹校长评课:

总的来说,教师教学语言简练,教学功底扎实,本课设计很好。特别突出的是:1、对于数量词“株、簇”教学处理非常适当,通过媒体学生直观地掌握。2、让学生把收集的芭蕉花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既是对资料的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板书字迹工整、美观。4、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填空设计得很恰当,如能出示填空的答案更好。5、通过做动作来理解文中的动词,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年龄水平。比较欠缺的是:1、缺少朗读,最能反映孩子爱妈妈的词语,可让学生多读,读中掌握、理解。2、细读课文时,应抓住动词,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先讨论,再交流。3、“藏”字品得还可以再透彻一些。4、投影上的字可以醒目一些、清晰一些。5、没有很好的把握本单元的目标“读课文,理解词句”。6、板书内容与教学内容有些脱节,因此出示时较牵强。

唐海霞补充:

1、  教师的应变能力较强,对于描写芭蕉花的句子中的“瓣”这个熟字,很多学生朗读时总是出错,教师通过观看媒体,了解花的形状,掌握字义,纠正读音,处理手段高明。

2、  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3、  文章第2节哥俩摘芭蕉花的过程是本课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应特别关注哥俩动作的词展开,让学生先读,再找词,然后说一说,来体会哥俩摘芭蕉花高兴、兴奋的心情,完全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同时随机完成板书“掐、翻、托”。

 

活动小结:

    通过组内老师反复磨课、听课、评课、再上课等一系列活动, 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下周活动主题:

1、复习迎考

2、讨论划好第六单元句子。

 

                                                备课组长: 唐海霞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