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CCTV焦点访谈中某校让学生评班级最差的学生。我并不奇怪,因为我们这里也发生过。不过我们这里不叫“评最差的学生”,而叫“评坏蛋”。
    在焦点访谈记者采访的教师中,有一位年纪大约五十岁的中年人,他谈到:“这样,对差学生在全体同学会上提名批评批评,刺激一下这个学生,会使这个学生有所觉悟。”“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我并不绝对否定这种做法的可能性。但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教育专家认为:“他们是好心办了坏事。”
    为什么教师会“好心办了坏事”?主要原因是缺乏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指导。
    看看师范学校的课本。从前,乃至现行的教育学、心理学课本,大都是照办、照抄前苏联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吸收甚少,更缺少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再者,概念多,理论玄机深奥无比,让人读起来似懂非懂,教育理论中许多富有魅力和启人心智的理论不能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和理解。
    再看看上极教委的通知和文件,只讲大道理,缺乏有血有肉的事例。这也使我想起春节后的行风整顿,教师除了对17岁的某某某如何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之外,对什么素质教育、减负、不准乱收费,只是一笑了之或干脆趴在座位上睡大觉! 上面反对教师对学生空洞说教,为什么自己却要“我说你听,我打你通”?
    基层的广大教师需要教育专家走下来,以浅显的理论说服人,以生动的事例感染人。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