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的家长们看好寄宿教育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29

  ■据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市约有20多万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寄宿制学校。

  ■目前,北京市寄宿制学校已发展到近60所。

  ■据对500名初、高中学生调查分析,有25.8%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生活不规律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寄希望于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育。这些家长一般知识层次较高,意识前卫,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据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统计,从1995年开始,北京市初、高中学生人数开始逐年减少,从1998年开始,在校生每年将以8%的比例递减。对此,北京市教委提出了三项对策,除创建一批教育资源共享基地,就是在市区开办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每所寄宿制学校可以面向全市招生。

  ■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最新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显示:寄宿制初、高中学校的优越硬件设施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而寄宿制学校初、高中学校的软件和环境及其特有的优势条件对青少年学生成长更富有激励和促进作用。

  寄宿制的吸引力在哪

  在寄宿制学校中,除了任课教师以外,一般还配有生活指导教师和生活助理员。生活老师每班一名,和学生们同吃同住,负责孩子们课堂之外的身心成长。据新华中学校长介绍,对寄宿制学校高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早操:要求学生按时起床,出操20分钟,内容为队列训练;内务整理:要求室内用具按指定位置、方向码放,棉被折叠同部队的要求;上课和集会,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集体外出着校服整队行进;礼仪:着校服,见教师示意,讲礼貌。成立“学生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管理纪律、环境卫生,处理日常事务,制定工作条例,明确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几年的实践证明,寄宿制学校高中半军事化管理对青少年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北京市寄宿制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不是增加习题,也不是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补课,而是把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世贤中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天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房、运动场馆和器材等所有资源均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教师到指定的学科辅导教室,为学生进行答疑、咨询、辅导。

  “让孩子进寄宿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树立团队意识,以适应社会需要。”一位在国家机关当公务员的寄宿生的父亲对寄宿制学校殷切期望。为此,不少寄宿制学校初、高中都将校园环境卫生“承包”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亲身获得“跪在地上擦地板”的体验,使之成为自然和平常的事情;建立了“值周班”制度,每个班轮流管理学校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一周;设立了学生轮流担任的校长助理。学生长期生活在良好的朝气蓬勃的集体环境中,易于使他们在心理上增强沟通。

  专家:寄宿制有利于能力培养

  “寄宿制学生从家里来到学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学生适应了学校生活,学会了自己学习,学习效果就显示出来了。课堂教育解决了学生会听、会思考、会提问、会表达,培养自主和协作能力,寄宿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德智体各方面看,寄宿制生优势大,精神状态好,综合能力强。”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吴教授的评价。

  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张先锋认为,寄宿制初、高中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或开展一些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养成。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有孤僻、依赖、软弱的性格特点,寄宿制学校正好从诸多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自主、自立和协作能力,使孩子很快地融合到这个大集体里。

  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心理学家、教授田跃忠认为,判断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除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有正确自我意识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人际关系融洽,因此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寄宿制学校虽然有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但他们每周五天在学校独立生活,是否会与父母的感情淡漠,如果从孩子的未来考虑,父母这种忧虑就没有多大必要了。所以说,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成长,发挥学生的多种才能,对教育界来说无疑是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