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校后勤系统与学校年内分离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5-25

  昨天下午,市长刘淇在北京邮电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调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时强调,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快全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今年内实现后勤系统与学校的规范分离。

  刘淇首先来到北京邮电大学新建的学生公寓,察看博士生宿舍的设施和使用情况。这个由学校后勤服务产业集团自筹资金建设的学生公寓条件较好,两个学生一间宿舍,配备了卫生间,电话和电视天线接口。刘淇向校领导详细询问了公寓的收费、服务情况。当得知在此学习的博士生们对居住、学习条件很满意时,刘淇十分高兴,他要求学校后勤服务集团一定要管理好学生公寓,为学生们创造良好学习条件。

  在学生公寓洗衣房,刘淇了解了为学生提供洗衣、修补等服务的情况。市领导还来到学生快餐厅,询问了饭菜价格、服务情况。刘淇叮嘱学校负责人要注意提高学生用餐的质量,保证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学习。

  随后,刘淇来到首都师范大学,了解了学校北区新建文科楼教学设施使用情况。在学校的电脑音乐教室,刘淇饶有兴趣地观看了用电脑音乐软件编曲的演示。

  市领导在调研中听取了北京邮电大学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汇报和首都师范大学建设情况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市80%以上的高校已经实现了小机关、多实体或大实体,即规模较大的学校成立了后勤服务集团;规模较小的学校或并入大的后勤服务集团,或由社会承办其后勤服务。目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学校的后勤已与学校规范分离,组建了后勤服务集团公司,还有11所学校正在组建后勤集团。预计今年底之前,全市高校将实现后勤系统与学校的规范分离。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筹建区域性跨校后勤服务集团、高校供暖集团、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和高校生活物品供货中心等,为高校后勤全面实现社会化创造条件。全市的大学生公寓建设已启动,16片大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目前首批大运村、梆子井等6片公寓建设已基本落实,截止到5月,已开工20万平方米。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最近又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北京市加快改革步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做出榜样。全市各高校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

  刘淇说,后勤社会化不仅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减轻负担的需要,同时也为工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后勤服务系统从高校行政中剥离后,迫切需要企业化的、规范化的后勤服务产业为学校提供服务,这就为本市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加快建设大学生公寓也为农村调整土地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因此,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本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新的发展。

  刘淇强调,全市要抓紧抓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大学生公寓,在规划选址上要尽量离学校近一些,多为学生提供方便。有条件的企业、村镇也可参与大学生公寓的建设。二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加快组建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规范化运作,为学校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到今年年底,全市高校要实现后勤系统与学校规范分离,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市政府秘书长黄承祥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