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职招生 为何差强人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6-15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的规模为50万人,今年还将增加。部分高职院校的审批权也将下放到省一级。在1998年全国批准设立12所高职的基础上,1999年新批准设立了44所职业技术学院,下达的招生计划为22万人。

  国家“放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希望解决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性人才和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去年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并不乐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到率在50%至81%,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首次报到率是55%至75%。经过多次补招,全国仍有不少学院没有完成招生任务。今年在我国实行的春季高考,自愿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仅占考生的1/3。今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在即,总结去年全国各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困难的原因,解决高职院校首次大规模招生在全国大部分省市遭遇“冷遇”的问题,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是关系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涉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而严肃的问题。

  记者最近在对重庆、四川、江苏、广东、山西、陕西和北京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制约高职招生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对高职缺乏了解,许多家长不了解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由于宣传不到位,一些家长把高职误解为职高,还有的人以为高职是民办高校;高职招生反馈的信息之一是收费高,既然高等职业教育的收费偏高,不如走复读之路,而大多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在相对较高的学费面前,宁可选择学费较低的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招生政策加深了社会对高职的误解,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科层次,在招生时却不能与普通专科学校同时进行录取,而是在普通专科学校之后录取,这样的做法给社会的感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普通专科还低一个档次,有的家长和考生认为,高考“落榜生”才去读高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社会对此类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旺盛。无论是在教育经费还是转移户口等敏感问题上,国家应该给予高职发展实际政策上的倾斜,这样才能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较为平等地站在一个起点。怎样“清除”阻断需求与供给间的障碍,通过宣传使社会了解高职固然重要,关键还在于政策导向。如在确定和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时,把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分数线一并确定,同时公布;高职和普通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应为一个标准,使高职与普通专科学校同档次、同批次进行录取,既可保证高职的生源质量,又可以改变社会对高职“低人一等”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