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暑假才开始 补课已成风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7-06

“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开始读一小时英语、做一小时公文练习(一种借助于算术训练学习方法的练习),然后做暑假作业。午睡后必须弹一小时钢琴。”记者昨天乍一看到这份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暑假作息时间表,颇有点惊讶:难道小学生们就得这样在课外补习堆里度过刚刚开始的暑假?

据了解,小学生们今年暑假“恶补”的现象十分普遍。一名住在上海商城附近的三年级小学生,得独自乘车到田林新村的老师家补习数学,到大连西路附近参加英语补习班。而另外一名住在打浦桥的二年级学生则在家长的安排下,每周二、四、六到教育会堂参加数学、英语、作文、绘画的全天补习。面对孩子们“放假没劲”的抱怨,家长们更苦恼:学校突然讲减负,如果真的让孩子看看电视放松两个月,开学后功课哪里还抓得起来。

记者发现,与素质教育同步推行的学校减负工程,虽然减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却也给家长带来很多困惑。在一所区中心小学就读的小静同学的母亲无奈地说:我们在女儿一、二年级时,只要求她高质量完成课堂作业,从不去任何一种校外补习班即使学钢琴,也只为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没有参加考级。谁知道学校评选十佳好儿童时,平时表现出色的女儿就是因为拿不出校外的得奖或考级证书而落选。事实上,现在各种各样的证书都可能为今后升学赢得加分的机会,没办法,只好从暑假抓起,让孩子也上补习班考证书。

据了解,现在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一门保证能“加分”的特长,就专门瞄准“名牌”学校的缺门对孩子进行培养。比如现在许多学校都成立铜管乐队,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一些家长便由此入手,让成绩不稳定的孩子专攻其中很少有人学的圆号之类的乐器,以便顺利地“加分”入学。

毫无疑问,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十分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问题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不少单位却存在着误解,部分市政协委员在最近的视察中发现,讲起素质教育的成绩,有的学校只强调组织了多少次学习、多少论文得了奖,有的学校满足于增加了多少课外活动或技能、美育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强调教师上课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或减少了作业量,这种理解的偏颇,必然导致素质教育的精髓不能贯穿于学科教育本身。素质教育推进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减负。而家长们担心的也正是如果减负之后,素质教育却不能真正到位,应试教育并没有改变,那么自己的孩子不是要吃亏吗?

据专家们分析,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职业的差异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学业成功和高学历对于个人日后的就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追求高分和理想的就学机会的竞争,将日益成为面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竞争。面对家长们东奔西跑为“减负”的孩子寻找暑假补习机会的现象,人们呼吁,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科学评价体系,该快点制定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