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结果出来,我孩子所在的学校40名入围同学19人被抽中,21人落选。被淘汰学生的家长议论纷纷。
重中之重全家出动
我孩子户口在东城区,为了多争得一次进好学校的机会,我们全家早早就到3所区内民办公助学校和两所重点中学打听了消息,得知5月22~23日几所学校都有大型咨询活动。5月22日是周六,我们一早到了二中。学校周围大街小巷停满了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搅在一起,水泄不通。
咨询活动在学校操场进行,招生条件让多数家长咋舌:4~6年级各科成绩全部优秀,市级、区级三好学生,各种技能或比赛的获奖证书等也都是筹码。符合了上述条件即有入围资格,入围人数是入选人数的两倍。我们在这里逗留了1个多小时才终于理出头绪。二中今年初中招生160人左右,除特长生、照顾协作单位等,实际落实到电脑派位上的人数只有120人左右,而第一天上午到此咨询的就超过了2000人。事后一位知情人透露,前后咨询人数超过万人。虽然我们对二中很中意,但考虑到电脑派位的人数过少,希望渺茫,立即决定到25中看看。
25中的宣传咨询声势很大,不同的是,今年所有初一新生都到通县与廊坊交界处新建的分校学习1年,2元一份的分校简介卖得不错。我的孩子不愿意到郊区去住读,所以我们很快离开了这里。
下午1:30分保安打开大门,人群潮水般涌入5中。先交30元买表,才能进入咨询程序,人流迅速集中到三四处交费点排起队来,那阵势就像前些年抢购紧俏商品而不加任何考虑。老师让家长交了成绩册、各级三好生奖状、获奖证书、班干部的证明材料等复印件后,回家等候通知。家长们却迟迟不肯离去。一位负责人告诉大家,这里电脑派位取170人左右,初选400人。家长们盘算着,这里的机会可能多些。
泡沫破灭空喜一场
此后的一周里,我孩子所在的班里一位同学被5中分校通知入围了,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得到通知。几位同学家长纷纷打来电话,说一定要到学校找找校长“恳谈”。据校长透露,目前报名人数已有1300多,已经通知了120多位学生入围,你们孩子的评估分是232分,现在的入围分数线是235分,如果后面再来的学生都出类拔萃,你们孩子就没希望,回去等电话吧。同时前来查分的另一位家长,得知她孩子的评估分为209分,已是毫无希望。到现在我才明白,决定我孩子入围与否的关键是此后报名的生源水平。报名时我亲眼看到两位家长拿出厚厚的塑料夹子,里面插满了各种奖状、荣誉证书,一翻足有二三十张,区级三好、雏鹰奖、优秀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钢琴8级、二胡9级、航模比赛冠军、作文比赛二等奖等等。看着人家孩子花花绿绿的奖状,我很内疚,反问自己: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我都干什么去了?
就在我绝望之际,突然得到5中分校的通知:孩子入围了!得到消息,全家人都进入了亢奋状态。家里的电脑屏幕保护被孩子写成了“我一定能上5中”,每天都在眼前滚动。他还自己制作了一个网页,在上面涂满:“我抽签一定能抽中!”之后是体育测试,交各种材料的原件,填写表格,这就意味着不能选择其他学校了。尽管这不是最后的胜利,还面临50%被淘汰的危险。但希望还是被各种气氛烘托得如同一个气泡。
然而这个泡沫最终在我们手中破灭,孩子没有派上位。
交钱是一种面子
在我们小心翼翼举着这个泡沫的过程中,我亲历和听到了一些毕业生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也许会使更多的学生家长清醒。
有些公办民助校提前招生,且并非都是电脑派位,有的仍是选拔考试,不能同时选两所学校的要求也在这里打了折扣。一位朋友的孩子5中分校入围后,又通过了25中的选拔,并交了1万多元钱。她被告知,如果5中派位成功,这里交的费用中5000元不能退,因为影响了25中的招生计划,要家长承担损失。为了保险,她被迫接收了这个约定。
一位孩子没有入围的家长,被告知交8~10万元赞助费,可上5中分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记者说,5中分校计划招收30名左右的赞助生,4月份排队要求者已经逾百。我在得知孩子没被电脑抽中签后,曾听说入围的孩子交3万,可上5中分校。虽然我不太相信,但还是赶到学校。保安说领导不在,问是否有3万赞助费一说,保安幽默地说,除非你是校长的亲戚。我顿觉自己幼稚可笑。好学校太少,以我孩子电脑派位的7所学校为例,其中有3个较好学校,一个一般的,3个基础薄弱校。3所好校招生人数不抵一所一般校多,3所基础薄弱校的招生人数,大大高出前4所学校招生人数的总和。为了孩子,想多交钱上好学校的大有人在。
一些学校的赞助费标准是:一类学校5万,二类学校4万、个别3万,公办民助校比一类校还多2~3万元。小学校长告诫家长,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一定要早作抉择,派位以后不理想,再想当赞助生都来不及了。赞助生的名额有限,同意交钱应认为是来之不易的机会,是面子,是托了人情的。貌似公平的电脑派位就这样被异化了。
一位教育专家说,电脑派位是从上海学来的,但上海是首先解决了基础薄弱校问题,才实行电脑派位的。而北京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实行电脑派位,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一位资深编辑说,以前实行考试升学是学生的竞争,现在实行电脑派位“练”的是家长,比的是社会关系、公关手段,由此而引发的不公平竞争和腐败触目惊心。一位老教师说,我一直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但现在升学与成绩和表现没有一点关系,电脑里不输入任何学生资料,只是一个号码,派位的方式完全是赌博和撞大运。去年电脑派位时,他班上的大队长被派到基础薄弱校,班里一位成绩很差的同学被派到重点中学,拿着派位通知,他对大队长说:我也有扬眉吐气的日子,你手气不好,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