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小学生后勤谁来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8-29


  当又一批中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走进他们陌生的校园时,他们的家长也被种种新出现的问题所困扰,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们,孩子的接送、午饭、上厕所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叹:我们现在用在孩子这些事上的精力,远比用在孩子学习上的精力多出几倍,不知谁能来替我们分忧?

  家长疲于奔命

  看护班忙于挣钱

  当经过很多周折把儿子送到我市一所有名的小学后,徐先生和妻子却开始犯愁一个他们遇到的新问题,家离学校那么远,孩子上下学谁来送,中午饭怎么解决?最后夫妻两人商量决定,一人承包一个星期,中间谁有事再临时替换。25日小学生第一天到校,全家人早早地起床,6时半就出了门,在车站等了近10分钟才挤上人满为患的联运车。孩子背着集书本和水壶、饭盒于一体的书包,好容易到了学校,却被告知由于学校厕所改造,开学延期到9月1日。两人无奈之下,又把孩子送回了奶奶家。徐先生苦笑着说:“我可是尝到了学生家长的不容易,而我这仅仅是开了个头。”

  而刚刚歇了一个假期的三年级学生家长李平,面对新学期也是一筹莫展,她对记者说:“经过一年的奔波,孩子总算是熬过了最初的阶段,可是我们还是不能放心让他一个人来回上下学,只好继续我们的‘万里长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8月21日,是全市小学新生分班的日子,25日是新生第一天开学。在家长孩子人头攒动的校园里,还流动着不少手拿宣传单或手举牌子的人,他们都是学校附近开学生看护班的个体业者,有的规模大的看护班还雇人发传单。看护班形式越来越多,有单纯管放学接孩子的,还有兼管午饭的,或是连接送带午饭晚饭都包的,更有彻底的,叫做寄宿班,就是孩子一个星期都托管在这个班里,管你吃管你住还管你学习辅导,一个星期接回家一次……当然收费标准也不一,少则百元,多则几百元。还有聪明的人,针对几大名校,开设送子公司,用专车接送孩子,收费自然也不低。但这一切都被家长们认可了,因为他们有这种需要,因为他们都想让孩子有一个尽可能好的条件,以保证他们的学习。

  学校附近的房子,特别是小学知名学校附近的房子,也都因此近水楼台,“身价倍增”。据了解,这些名校左邻右舍的房子,月租价都在千元左右,如果是想开看护班的话,房价还要高,一年能达到近2万元的标准。但是,就是这么高的价钱,还是有人趋之若鹜。就连普通学校附近的房子,也一下子因为看护班这一市场的需求而看涨。其实很多看护班就是一间空房子,放上几张桌椅,有的甚至更差,连空房子都没有,就让学生在居民家中呆着。招生时所说的有老师辅导做作业等,无非是看护班的人看着孩子写作业。

  不少退休的教师或是那些下岗在家的人,纷纷瞄准了这个干挣钱的大好机会,开设大大小小的看护班。各个学校也都意识到了这个潜在的市场,后勤部门尽其所能开设各式各样的服务,午餐有订餐、盒饭,条件好一点的还开设了学生食堂。但是大多数家长还是选择了个体的看护班。

  如果是所在学校学区内的孩子,这个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关键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学区外的孩子,有的甚至要坐好几站公交车才能到学校,在他们身上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家长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疲于奔命,二是让看护班挣去这笔钱,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任务。

  孩子有人管了

  问题谁来管

  不管怎么说,各式各样的看护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人担忧。

  第一,据记者对市工商局个体处的了解,全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看护班是办过营业执照的(这里的看护班是指专设这一项目的个体班)。当记者向区级的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时,也得到了否定的回答,现在的社区还没有开设这样的看护班。那么,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大小小的看护班是纯个人的行为,不需要任何手续就可以开办,只要你有房子和人员。对国家而言,税收少了一大块;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没有保障体系的“后方”。

  第二,没有任何的手续,就意味着看护班的经营是没有标准的,给孩子做饭的人员是否有健康证不得而知,卫生防疫部门对于就餐环境、餐具等的卫生要求就更谈不上了。那么,我们孩子的健康靠什么来保证呢?

  第三,大部分看护班与家长之间都没有什么合同协议之类的东西,一旦孩子在看护班期间出现什么事故,诸如受外伤、丢失等,责任又由谁来承担?这些问题在进看护班前,家长与看护班之间是没有任何说法的,只有等问题出现了,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四,看护班的收费是根据什么制定的,谁也说不出个标准来。在采访中,一些开看护班的人都说,他们也是参照了其他家的收费而定的。

  第五,看护班里从一年级孩子到五年级孩子,大小都有,以大欺小等问题也让低年级的家长无法放心。

  第六,孩子从学校到看护班这个交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应该由校方负责还是由看护班负责,也无从定论。

  第七,看护班的看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观、道德观的孩子来说,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于开设看护班的人员是否应有一个标准?

  也许,随着看护班的发展和普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规范这个庞大的市场已经到了必须的时候了。

  社会统筹

  学校上阵

  前一阵,全国有关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曾引起广泛的关注,它带给学校的震动、带给社会的效益、带给学生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那么高校可以这样做,为什么我们的中小学就不能仿效呢?

  去过国外的人大多知道,国外的中小学校都有自己的班车接送孩子,或是由社会上的车辆承担这一任务,而学生的午餐也都由学校统一解决。在南方的许多城市,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只要带着餐具就可以了,午餐由学校统一解决,各个学校的附近也根本没有什么看护班。而我们的很多中小学校,几十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学校的行政部门是为教师服务的,而不是针对学生的。那么,放下多年来的架子,开发学生市场就成为一个新课题。虽然现在有所改进,开设了诸如学生食堂、盒饭供应等项目,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以至饭菜不合孩子的胃口等问题的出现。

  在各行各业的服务都社会化的今天,在社区服务日益普及的时候,为什么这么一个大的市场却任由几个个体业户独占呢?这块大蛋糕应该是社会、学校、个人三者一起来做,而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以便让学生家长从这日复一日的奔波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