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100%的学生都能得奖
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李书记向记者介绍:本学期该校实行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实施“雏鹰争章”活动。该活动设立了练身奖、学习奖、团结奖、助人奖、行为规范奖、礼仪奖、特长奖、服务奖(为班级、同学服务)、自立奖(自己的事自己做)、创新奖(小发明小制作)、进步奖(每学期各方面明显进步)、劳动奖、卫生奖、仪表奖(服装整洁、不讲名牌)、尊师奖、孝敬奖等16个单项奖,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机会。而且,最后还有3个综合奖:即拿到全部16个奖可获成功奖,拿到14个单项奖可得发展奖,获12个单项奖可得进步奖。李书记说,实行此项改革主要考虑到原来“三好学生”评选有一定的名额限制,即一个班15%,评选的只是少数尖子生,对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健康成长不利,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更全面,老“三好”太笼统。
据介绍,本学期评选结束后,该校2200名学生100%获奖。学校准备在9月开学典礼上给同学们发奖章、奖品和证书。
北台小学校长举例说:“我校有一个学习成绩不高、非常淘气的孩子,以前没得过‘三好学生’,但在此次‘雏鹰争章’活动中得到了12个奖项。这对全面评价一个学生有积极意义。目前,孩子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孩子还希望得“三好”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北京许多小学已多年没有评选“三好”。北大附小三年级的白笑笑同学告诉记者,她今年只得了“两好”。她说,班里没评过“三好学生”,评的是“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这三个“好”,她还是希望得到其他学校同学那样的“三好”,“那样很光荣”。东城黑芝麻小学一年级的汪洗泥同学对今年她得的“三好”奖状也很自豪,“下学期我还要拿‘三好’”。
一些家长认为,童年时当选“三好学生”是一生美好的回忆,是孩子成功的骄傲,“三好学生”的名称可予保留,而内容可以细化。
■取消“三好”不要一哄而上
就抚顺北台小学的做法,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裴娣娜教授。裴教授首先肯定了这种做法,认为这可以为孩子带来成功的体验,能够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是一种代表现代教学观念的实践探索。
裴教授强调,这种开放的教育思想应该提倡,取消“三好”在小范围内实验是可以的,但各地一定不要不根据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地取消“三好”,要掌握好度,实行多种多样的素质教育实践。现代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更新,“三好”称号未必是评价孩子的唯一荣誉,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