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施教发挥潜能
    人大附中前身是教育部于1950年直接创办的“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恢复全国高考后,历尽沧桑的人大附中注重教学质量,1978年有120人考取北大、清华。然而,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考翻身仗不能同一流中学画等号,人大附中要苦练内功,办出特色。大家从本校低年级学生入选科大少年班,高一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事实中受到启发,教改实验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潜能抓起。
    1985年,人大附中从数学邀请赛中选拔优胜者组成数学实验班,用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独立思考,鼓励自主学习,使学生潜力和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实验班获得了成功,学生颜华菲、姚健钢分别在第三十届、第三十五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银牌和金牌。
    数学实验班扩展为数学学校后,与相继成立的英语、计算机、发明创造等学校合并为华罗庚学校。实验进入规模阶段。学生用近2/3的在校时间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其余时间用于拓展知识面、参加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由学生自主选择授课层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人大附中在社会上以升学率高而闻名。然而,人大附中10年来为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作的努力及成效,许多人却不太了解。
    新型课程体系和多样评价方式,又为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兴趣爱好提供了机会。每周一天的课时,用于全校同学选修兴趣课、自主实验课、科学实践、环境保护等30多门选修课和特色课,以答辩、制作、操作、表演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以天文、陶艺、漫画等课外活动实践验证学习所得,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广阔天地。
    当初为缓解升学压力而建立的文艺、体育团体,现已成为带动全校体育、美育的母舰,成为英才迭出的摇篮。人大附中“三高”足球队去年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获足球比赛冠军。今年在奥斯陆“挪威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中获C组、D组亚军,这是我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人大附中学生围棋队战胜大学冠军队。人大附中学生管乐团、交响乐团、合唱团多次登上神圣音乐殿堂,在国内、国外演出都受到欢迎。舞蹈团主要演员杨夏男,从小学三年级进入华罗庚学校,现已是高中学生,她曾荣获中国首届少儿影视艺术汇演舞蹈金奖,当选百名中国好少年。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在人大附中,焕然一新的劳技课,大幅度增加了科技含量,以金工、木工、电子为基础,将小发明小创造引入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开出的“发明与创造”课,介绍全国创造发明的优秀作品,介绍专利知识,进行实际制作;“发明与创造”课,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场所,与科普教育、课外活动紧密挂钩,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果有80多项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6项国际金、银奖,6项国家级金奖。
    新开设的“科学实践”课,重点介绍当代科技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人类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运动规律时所使用的方法,揭示科学精神的实质。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到国家实验室一试身手。12名学生由1位老师带领,到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参与中国1%“人类基因组序列构建”活动,完成了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论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近年来,人大附中教学手段、设施的现代化有了长足发展。现已建成了计算机校园网及可容纳200人的网上阅览室,制作了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通了与加拿大渥太华理得高中等学校的网上教学交流。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了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学生的创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