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说中学历史教材确实出了错。
错误真有六七百处?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何年?公元7781年。古印度=今天的印度……”
据《南方日报》报道:这样的错误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6册、高中5册共11册中学历史教材中比比皆是,而这些错误是全国23个省市数百名教师寻找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现的错误不下六七百处,这些错误不是提法、评价类的东西,绝大多数是“硬伤”,属于常识性错误,而今秋新学期新教材上发现的错误也近200处。
硬伤?概念性错误?
北京五中高三老师张赋平告诉记者,11册历史教材中确实存在一些错误。有的属于常识性的“硬伤”,但他认为,引发中学历史教参大检查的根本性原因,还是一些学术性争议。
据了解,这场争议的始发者当属北师大世界史专家黄安年,这位多年参与高考命题的教授去年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发文质疑高中近现代历史教材130例错误,其后涉及全国的历史教材大检查一触而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张赋平认为历史教材的错误原因有三:其一,历史教材的编写者多为历史研究者和专业人士,相对人员范围集中,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一些学术性的争议被认定为“错误”也难避免;其二,近年来历史观波动较大也是引发争议的焦点,此前人教社对黄教授的一篇回复性文章中也提到,教材编写大多以普及性的大众认可的历史观念为主,观念较为保守,这也势必被新观念引证为“错误”;其三,历史教材更动过频,在近十年大幅度修改三次,也势必导致不严谨,同时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庞大,而教材容量小,导致教材过于简练,损害了历史事实。
“错误”对教学影响不大
尽管历史教材的“错误”远超过其他教材,但张赋平老师并不认为这会严重影响到教学。他说,在实际学习中,中学生还很少能够深入到发现错误的程度,一些明显的硬伤,教学当中教师也会提醒学生。但他同时承认,作为教材的确应该确保科学,以维护教材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