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配合“3+X” 上海出现新课程和新教学模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0-31

    上海自2001年秋季起,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实施“3+X”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按照这一导向,今年新学期开始,本市部分中学陆续推出一系列体现素质教育的新课程和新的教学模式。   

    实验室里学生动手动脑

    徐汇区市二中学在区教育局和华东师大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创新能力实验室,配备了电脑、试播器、仿真器等仪器设备。记者日前在这个实验室里看到,学生们有的坐在计算机前轻击键盘进行电脑编程,有的用仿真器调试刚制成的智能化单片器,对面的电子焊接室内不少学生在亲自动手焊接制作芯片。通过动手动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实践和提高。

    副校长庄小凤介绍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必须要有载体,开设每周5节的创新能力实践课目的在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电脑知识的兴趣,培养电子信息科技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单片微处理器的学习使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为今后开展诸如机器人、自动控制等高级电脑科技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制作的单片器与电脑连接后,输入不同的编程,可有多种不同反应,为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空间。   

    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参与

    新课未上,学生要先做作业,这是新学期中位育中学对高一、高二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高二年级学习《孤独的秋》这篇课文前,语文老师布置了两道导入题:郁达夫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描写南国的秋天?作者用颓丧的语言赞美秋天,表达对秋天凄清悲凉的感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课文,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上新课时大家先就自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质疑、交流、讨论,再由教师评价、释疑,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发言踊跃。教师还印发了相关的阅读文章,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评论等。据悉,本市上海中学、向明中学、卢湾中学等不少学校都已将研究性学习引进了课堂,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读书,如何获取资料、分析运用资料等,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读报用报引导学生关注人生

    一位为“希望工程”捐款达两万多元的78岁老人,自己又遭遇不幸而受到社会好心人的帮助。读了这则报刊上登载的社会新闻,高一的男生们以编辑身份为这则新闻写评论,女生们代替那位捐款3万元而不愿留名的女青年给老人写一封信。这是光明中学一堂语文拓展课的内容,这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受到学生欢迎。语文特级教师、校长柳泽泉认为,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心社会生活,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身边发生的问题。他所执教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就是探索大语文教学的新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语文,生活中充满语文”,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

    据了解,本市许多中学在本学期内开出了大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与社会应用相结合,人文、科技、体育、艺术兼顾的拓展性课程,如“动态网页制作”、“演讲辩论”、“装潢设计”、“政治经济活动”、“法学概论”、“旅游地理”、“摄像编辑”、“环境保护”等等。这些内容新颖、涉及面广的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令学生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