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翻了一座山之后,来到岩口乡土坝村一个叫北门小学的私立学校。该校校舍同附近民房没有什么区别,教室共4间,每间面积不到10平方米,学生没有任何活动场所,下课后就在田埂上嬉戏打闹跑来跑去,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更是无从谈起。看见记者到处审视,校长赵晓燕上前盘问。记者谎称是城里做生意的老板,听说这里的教学质量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赵晓燕立刻满面堆笑。谈及办私学的原因,赵晓燕说:“1993年,我到平昌县电大进修,3年花了一万多元钱,最后却没有分配到工作,出去打了一年工,也没挣到钱。你说嘛,我一个女人家,出门打工又挣不了钱。不办学校,读书时借别人的钱咋还得清呢?”关于收费,赵晓燕自称标准是每学生每学期费用不同:一二年级130元,三四年级140元,五六年级160元,她说这比公办学校少120元左右。除去教师工资每人每月400元,一年可以赚2000多元钱。
Good morning=估倒摸铃
下午,记者赶到北门小学的分校时,学生们正在课间休息。这里的教学环境和北门小学如出一辙,学生在校舍的木板楼顶上玩耍,踏得楼板“咚咚”直响。在六年级教室里,记者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小学五年级的分数算术题:“1/3+1/6=?”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九分之二”。经当堂考查,班上2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分不清偏旁部首,不会查字典。英语教师上课时,每一个单词或一长串句子下面都用汉字注明读音,如“Good morning”,老板在黑板上注明读音:估倒摸铃!
记者又赶到岩口乡五村采访一所尚未取名的私立学校。记者正欲上楼,忽然,一群孩子簇拥着一个穿破旧西裤的青年男子过来堵在楼梯上,不让记者上楼。那青年男子留着一脸络腮胡子,衬衣领口被汗水浸得发黑,裤子上的拉链没拉上……这位看起来十分落魄的男子,竟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叫谢光荣。当记者讲明身份和来访意图时,谢光荣说:“我还以为你是区上派来调查我们私立学校的。这段时间里,乡上、区上、县上都有领导来我们这里调查。”记者万万没有想到,谢光荣是岩口乡五村的村民。他看到别人办私立学校,自己也就花钱租了几间农房办了起来。当记者询问学生是否开设音乐、美术和体育课时,谢光荣不时地使眼色向学生暗示,学生齐声回答:“上过。”记者开玩笑说:“你们该不至于连计算机课也开吧?”谁知,学生和谢光荣都回答说:“上过。”“以前我把计算机拿在手里给学生们看过。”
经了解,记者才知道谢光荣校长所说的计算机,就是几十元钱一部的计算器。尽管谢光荣对一些教学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但他还是清楚自己是非法办学。他不好意思地说:“这里教学环境差,没有办学许可证,当然不能办学校招生。但别人都在搞,我也就搞了。”
学生跳高可跳到120米
两天后的下午,记者到泥龙乡青山村私立学校采访到了该校校长兼体育老师陈仕平。陈仕平两腿残废,走路前弓后仰。一提起素质教育,他说:“现在的学生用不着再搞什么素质教育。在锻炼身体时,我们学校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跳120米高。”当记者要求见识这位“奇人”时,陈仕平赶快从教室叫出一位学生,让他当众示范。结果,这位学生只是从地上跳到1.2米高的课桌上。原来,陈仕平校长没把“厘米”和“米”搞清楚,他只接受过小学三年级的教育。
校长竟是杀猪匠和石匠
笔山区私立学校的校长、老师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全区120名私校老师无一人取得《教师资格证》,31所私立学校都没有办理《办学许可证》。办校者原职业和身份复杂,如泥龙乡山溪村的姜高中原是杀猪匠,笔山乡4村的庞新玉原是打石匠。
关于私立学校的办学条件,除记者现场目击的几所小学外,据该县文教办和有关人士介绍,不少学校就是在农房外安装个喇叭插上一杆国旗就开张了。大多数学校只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功课。与此对照,公办小学特别是村小现状如何呢?记者在岩口乡庄子村办公小学里,看见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校园空空如也,操场上杂草丛生,10间教室破旧不堪,墙上的门窗被破坏,附近的农民还把其中一间教室变成了临时的牛圈,里面堆着一层厚厚的稻草和发霉的牛粪。农民李大秀告诉记者:“两年以前,学校有200多个学生。现在私立学校多了,学生都走了,已有30多年历史的学校就这样荒废了,真是可惜啊!”私立学校兴旺谜底就收费来看,记者一打探,原来私立学校收费普遍比公立学校低,最大的差距150元,最小的110元。
记者与一名私校负责人有一段对话——
记:“根据《四川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私人办学应具备的条件,你知道吗?”林:“知道。”记:“你办的学校符合其中的哪些条件?”林:“都不符合。”记:“你的收费标准经过上级物价部门审核过吗?”林:“没有。”记:“你知道非法办学带来的后果吗?”林:“后果?这么多非法私校,这么多私校学生,还有乘以2的学生家长,我们的力量大着呢!有句话叫法不责众……”追根溯源,私立学校的泛滥有它无法回避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它“掐住”了公立学校自身的弱点,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