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以下简称记):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九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怎样评价“九五”期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0年“两基”工作的进展情况?
    李连宁(以下简称李):刚刚过去的2000年,是我国教育事业承前启后大发展的一年,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艰苦奋斗以及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两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0年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比例将下降到5%左右,这样,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即将实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历史性的跨越,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成就,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
    这一成就的取得,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实现我国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成就,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记:为了使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局,2001年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李:2001年基础教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加快发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持依法治教,加强监督,严谨求实,为实现基础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开好局。
    记:您刚才谈到“两基”工作意义重大,面对新形势,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两基”工作持续发展?
    李:“十五”期间,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必将对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坚持巩固、提高“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义务教育的政府行为,坚持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贯彻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方针,着力解决如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影响全局的突出问题,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2001年要在适当时机,召开全国.“两基”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推广各地实施“两基”工作的经验,表彰先进地区(单位)和先进个人,研究当前“两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部署“十五”期间巩固提高“两基”的规划目标和保持其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坚持依法治教。要抓住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机遇,建立农村教育经费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保障机制。
    加大对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启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帮助有困难的农村地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区、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要对残疾儿童、少年给予扶助,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指导,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将作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90年代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小学的学校数减少了18.33%,初中的学校数减少了8.8%,这说明90年代特别是“九五”期间的学校布局调整的成绩是显著的。各地要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要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效益的原则进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要采取切实措施,使初中入学高峰平稳过渡,降低初中学生辍学率。 要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从八年学制变为九年。现行的“五·三”制主要向“六·三”制过渡,将按照九年来安排义务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统筹现在中学、初中的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淡化小、初分段。
    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有所增加,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其中:15%左右2000年前未通过“普九”验收的贫困地区要打好“攻坚战”,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搞好“普九”验收工作;大多数西部省、市、区要基本“普九”;50%左右2000年前通过“普九”验收的农村地区要以巩固普及程度、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扎扎实实地搞好巩固提高工作;35%左右的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按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记: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新的一年里,如何进一步落实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李:为具体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决定增加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并建立由教育部牵头、由30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共同参加,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2000年10月8日,“联席会议”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要重点抓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
    最近中办、国办又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从课程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当前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要加强综合性和渗透性。作为课程,只应加强,而不会削弱。各级主管中小学德育的工作机构要积极加强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导。
    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今年准备启动“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校外活动,积极建立中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障,学校要制订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大中城市委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要将参加社会实践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除特殊情况外,不能完成规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的中学生,不允许毕业。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工作。教育部有关司局正积极拟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记: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在新的一年里,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00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新的一年里,要坚持正面教育,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宣传,将印发《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纲要》,组织“更新教育观念巡回报告团”,向社会广泛宣传,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得到广大中小学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要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方针,要进一步巩固小学“减负”成果。在此基础上,着重抓好学生用书的进一步治理和学具整顿工作。进一步抓好师德教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阶段“减负”工作以初中“减负”为重点,以改革开路,从宏观上进行课程、教材、中招中考制度改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
    要加快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的试点工作。
    积极鼓励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的小学三年级从2001年秋季开始开设英语课。2002年秋季开始在乡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逐步开设英语课,不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可适当推迟。要以超常规的方式,推进小学外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加快外语普及的步伐。
    普通高中将推广“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我们要印发有关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教师手册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资料包,使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明显的改变。
    记:课程教材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广大教师非常关注,请您就此谈一谈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李:根据《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要求,目前,体现对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已经多次修订,基本成熟,2001年将要发布这个重要文件,在它的指导下完成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试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且力争要在9月份,在实验区开始进行教材的实验。力争在五年内,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另外,2001年要做好“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换届工作,建立健全与统一要求、保证质量和教材多样化相适应的教材编写、核准、选用制度,把中小学教材审定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记:“九五”期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十五”期间,如何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2001年要做哪些工作?
    李: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后职业培训,使中等教育结构更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保持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今年,我们将做好普通高中(特别是农村)发展的基础调研工作,研究并提出“十五”期间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要通过加大高初中分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中或与重点高中联合办学,以及政府建校、社会承办的机制等多种措施,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如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号召。2001年,如何加快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工作,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李:要尽早实现我部提出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大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中和城市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所有的初中以及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二是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共享网上资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像抓“两基”那样来抓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要认真拟定好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培训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选好信息技术课的教材、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记:在促进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面,有何考虑?
    李: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积极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务必从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幼儿教育工作纳人整个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和管理。2001年要把0~3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教育部门工作范围。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当前幼儿教育的改革,推动幼教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将印发《关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要召开第三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九五”期间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印发《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规划“十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部署有关工作。
    记:新的一年里,您对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新的希望和要求? 李:在新的一年里,第一,要增强信心。虽然基础教育现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税费改革可能给农村教育经费的筹措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师工资拖欠、初中人学高峰、辍学率回升等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完全能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从现在看来,机遇大于挑战。第二,通过深入学习,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有了新的教育观念,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师要继续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