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玲是山东济南人,高等自学考试毕业后,在济南市历城区小学当过代课老师。1996年,她来北京协助亲戚办公司,发现当地外来人口家庭的失学儿童很多。经过了解,外地孩子入当地正规学校费用较高,这对囊中羞涩的外来打工家庭来说是难以负担的。于是张艾玲萌生了办一所流动儿童学校的念头。
    1998年8月,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她的桃园学校在京郊四季青乡开课了,到2000年又建了桃园新校,现在全校学生400人左右,专职教师29人,有学前班、小学到初中二年级。“如今,学校所在地区流动人口家庭已基本没有失学在家的孩子。”张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正规小学及初中都由政府义务教育预算拨款,但桃园小学只能自筹资金。办学初期,租地、建校舍,基本上由教师筹集资金,社会捐助的大多为实物。现在学校教学所需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民办公助是目前我们学校的最好概括。就像一个孤儿需要社会的关爱,才能得以成长。”张老师说。
    桃园小学的学生全是外地来京人员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大多来京做小生意,种菜、摆摊、收废品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张老师想方设法建起了电脑室,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魅力。
    学校教师统一按教学大纲备课、授课,目的是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要对得起孩子,办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良心事,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学习耽搁不起。”张老师诚恳地说。
    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尊自强,使学校各项活动规范化,张老师可谓煞费苦心。她设计了一面校旗,蓝底红字,尽量让孩子们有一种在正规学校的感觉。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张老师四处奔波,跑政府部门、找基金会、寻求赞助捐赠……总之“没有放弃一个机会”。
    尽管现在学校有了很大发展,但张老师并不轻松,最令她担心的是学校目前的身份问题。1998年教育部颁布《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公民个人可以开设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但当她向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校时,却因北京市尚未出台相应政策未被批准。
    “说实在的,我现在冒着很大的风险。我为学校建设已投入了全部积蓄,加起来也有20多万元。我希望北京市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好让我们放开手脚办学。”张老师焦急地说。
    去年,北京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张人佶等委员提出了《加速解决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的提案,呼吁尽快解决流动儿童学校身份问题,以使这类学校走上规范办学道路。
    流动儿童少年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
    笔者离开时,桃园学校的校旗在空中飘扬,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