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育产业化在一部分学校就是大幅提高学费、杂费等各种费用。据有关方面对1998年全国14所高校抽样调查的结果,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平均总支出为5929元。目前这个数字有了明显增长,其中仅学费一项就达到四五千元,个别学校每年需交的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近万元。有的学校包括中学甚至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违规招生,违规收费。
    去年下半年,辽宁省审计厅对全省85所中学的收费情况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1. 3亿元,其中违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1亿多元。另外擅自收补课费、收晚自习费等现象也较普遍。这里面有一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暴露了个别学校领导头脑中存在的“教育是一种赚钱产业”的思想。这种想法危害极大。
    权威人士认为,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能够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窘境,还可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收费、中学择校高收费等并不意味着有钱就能上大学,就能上好学校。实现教育产业化要处理好这种矛盾。
    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在教育产业化上曾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几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国际名校在推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决不允许动摇学校传播知识、追求学问的“神圣地位”。这给了我们启示:中国的教育产业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应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由此看来,教育产业化绝不是教育商业化。各地、各学校不应曲解教育产业化,更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简单视为教育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