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一百年,北京师大服务基础教育谱写华章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05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高等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她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师范大学;她不是一般的师范大学,而是被国家领导人称为“排头兵”和被其他师范院校称为“老大哥”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这所起源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师范大学,即将走过一百年的历程。在这近100年里,她伴随着革命的潮流而发展,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锤炼,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的教育史、革命史和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北京师大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凝聚了一大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专家、教授,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成为我国培养优秀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及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北京师大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从1985年到2000年,学校培养研究生6000多名,其中6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大多数工作在教育战线上,不少人成为领导骨干、科研骨干和教学骨干。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师大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她的服务功能也在加强、扩大,但是,北京师大始终不忘国家赋予她的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北京师大始终如一的重要办学指导思想,她不但培养、培训基础教育领域的干部、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而且她要进行基础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展教育实验,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北京师大为基础教育的服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健全、完善的服务基础教育的机构

    北京师大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所高等师范教育学府,有29个主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院、系、所和中心,涵盖了基础教育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和领域,从中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到体育、环境教育,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到教育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等,范围相当广泛。教育系、心理系、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心理发展研究所、教育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等,都致力于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在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基础教育软件中心、现代化教育手段研究中心等,都充分地发挥着“中心”的巨大辐射作用。

    当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综合化培养模式和终身教育的国际化浪潮,对我国业已形成的并具有百年历史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以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北京师大专门成立了教师培训学院。新成立的教师培训学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培训功能。包括教育部下达的各种培训任务,以及为全国各地和学校开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二是研究功能。包括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规律、特点和培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进行教师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实验;三是咨询功能。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教师培训方面的政策建议和服务;四是交流合作的功能。作为国家和北京师大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窗口和基地,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总之,北京师大培训学院多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体系,就是要给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不断升华、不断超越的舞台。

    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附属学校

    在国家教育部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北京师大先后创办了四所附属中小学,一所幼儿园,它们是北京师大附属中学、附属实验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和实验幼儿园。说这五所学校和幼儿园国内著名、国际知名,毫不夸张。他们不但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优良的校风园风,而且具有高水平的办学办园质量。在历年的高考中,附中的升学率均名列前茅,不断有高考状元产生,有大批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获奖。校友当中人才辈出,有大批中外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文学艺术家、党政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五所附属学校和幼儿园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参观、进修的同行都有1000多人次,先后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这里参观和交流访问,三所附中都有多所国外姊妹校。五所附属学校和幼儿园之所以有现在的高质量、高水平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因为北京师大一直坚持了一条正确的办学思想,这就是附校和幼儿园要有“实验性、示范性”。附校和幼儿园历届的领导、教师们正是遵循着北京师大赋予自己的这种办学思想,开拓进取,开放办学,主动依靠北京师大坚强的教育科研、师资后盾,积极吸收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勇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头。

    北京师大附属中学成立于1901年,是中国最早的公立中学。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先后为学校题字、题词。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以“培养科学素质、人文素质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强的未来社会栋梁”为培养目标。多年来,在学制、课程、教材研究和实验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附中的教学起点高,启发性强,注意能力培养;学校开设30多种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附中率先开办了具有综合理科性质的理科实验班,有步骤地发展学生特长,培育学生的能力并达到预期的目标;率先组织教师参加硕士课程进修班学习,提高教师学历档次和教育教学水平。附中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改作出了积极贡献。

    附属实验中学是教育部和北京师大进行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追求发展,追求卓越”是他们办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人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学校的办学目标。1984年,学校率先在北京市进行课程改革的实验。自编语文教材经当时国家教委审批后在全北京市使用。经北京市教委批准,从1995年起,高一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结构变为必修+专修+选修+活动课。通过专修课实现“基础分流”,通过选修课与活动课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便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发展功能。从1993年起,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实验中学试办高中三年制全国招生的理科实验班。实验班重点探索理科有特长学生的培养规律及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

    第二附属中学坚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施“三兼优一发展”的办学特色,即人格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学校实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讲座课程和环境课程组成的多元化课程模式,进行“五四”学制改革、创办文科特长实验班等多种教改实验。二附中还承担了教育部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项目“现代技术培训中心”及国家环保总局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项目“环境教育”两个项目的任务。

    实验小学建校四十年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形成了“乐学、会学、健康发展”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树立了治学严谨、办事认真、风气肃然的学校形象;造就了富有责任心、献身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团结、活泼、勤奋、向上”的良好校风。学校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接受北京师大教育实验与研究任务,并成为师大教育实习的研究基地。

    实验幼儿园多年来一直肩负着三项使命: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教育培养好下一代;为师大教育系学前专业做科研园地。幼儿园教师坚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一切从孩子出发,为孩子们进入学前教育阶段做了种种探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广泛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多次荣获全国及北京市的各项表彰;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高质量的教研水平使得实验幼儿园一直处在国内领先水平。

    “实际上,北京师大附属学校和幼儿园远远超出了作为师大教育实验研究园地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它们的实验性、示范性特色,对全国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全心全意地办好附属学校和幼儿园是北京师大服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曾任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和师大普教处处长的陶卫这样评价道。

    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由于课程教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课程教材改革向来在我国教育改革中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北京师大在这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可以说,北京师大参与了国家每个时期制订或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任务及教材的审定工作,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该重彩一笔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北京师大牵头,许多省、市和学校积极参与的“五四”学制改革实验以及相关的课程教材建设,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工程,有着理论和实践上深远意义。以国家总督学柳斌为组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为副组长的“加速推行‘五四’学制的研究”课题成果专家鉴定组这样评价道:“课题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把实验研究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结合起来;注意吸取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课程、教材改革的最新思路;提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九年一贯、五四分段’基本学制的新思路。”各实验单位普遍反映,北京师大版“五四”制义务教育教材结构体系的合理安排、知识内容的合理梯度、习题与练习的精选,为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防止分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教材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结合,使之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教材有针对性地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注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数的安排上,给各使用单位留有余地。教材从整体上适当渗透职业教育的观点。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北京师大在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集中了一支由校领导挂帅、十几个系(所、中心)负责人参与、中青年专家为主体、老教授为顾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队伍,成为教育部进行课程教材改革的最重要的一支依靠力量。在课程标准的研制中,北京师大承担着2/3项目的牵头工作。教育部北京师大课程中心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专家经常开展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的专门研讨,从中外研讨到实际调研,从基本理念到具体实施,北京师大的专家学者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北京师大校长袁贵仁教授说:“北京师大需要一流的学术著作、学术文章,同时也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小学教科书。在新世纪里,我们除了要继续保持我们在理论、学术上的优势外,我们要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的实践,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服务。”

    广泛地开展教育科研,为“科研兴校”助力

    广泛地开展教育科研在北京师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北京师大在师范院校中处于排头兵地位的重要体现。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教育科研蓬勃兴起和发展,“科研兴校”、“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已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和广大教师的共识。北京师大的教育专家、学者积极走向“科研兴校”的主战场,为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和水平助力。从“六五”时期以来,北京师大承担的国家级、部委级和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项目数一直名列前茅,北京师大有一大批著名的教育专家,如顾明远、黄济、王策三、陈帼眉、陈孝彬、林崇德、裴娣娜等,还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教育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推动教育理论发展来说,还是从推进教育实践的发展来说,都是显著的。下面仅举两例:

    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林崇德教授自“七五”以来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学习与发展”、“教育与发展”,实验班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多所中小学。几乎每一个实验班的教育质量都提高了,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减轻,出现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景象。1996年,在北京通县举行的第十二届教师节庆贺会上,北京市教委的一位负责人讲道,北京市有17所中学特色校,因林崇德教授的教改实验而得此殊荣的学校有4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教改实验的影响力。“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数学能力和语文能力是中小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基础”、“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等观点,既是林崇德教授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的“学习与发展”、“教育与发展”观的精髓,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宝库。他从自己教学实验的切身体会中提出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由北京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裴娣娜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从1992年1月开始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这项实验以其选题立论高、理论构思较完善、实验研究方法较合理、实验研究范围广以及研究队伍实力强而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课题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颁发的“1996年度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主体教育实验研究是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原有的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促进实验学校及参与实验的教师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确立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主体教育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构建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发展性教学策略;着眼于学生发展,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观,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一个认识教育的全新视角和境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改革。参加这项教改实验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改实验,他们的成长进步非常快,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教师刘可钦还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

    适时而生的海威教育集团

    回首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北京师大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系统的“老大哥”、“排头兵”当之无愧。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贡献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的一曲优美乐章。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由工业化社会正在逐步走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当前,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基地——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我国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在经受着严峻挑战。站在世纪交汇点上,北京师大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确定出北京师大的未来发展目标:综合性、开放式、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点大学。你不要以为北京师大排斥了师范性,北京师大领导在进一步的阐释中说,北京师大坚持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没有变。要说综合性,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服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说有特色,为教育特别是为基础教育服务是一个重要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的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模式等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府单一的办学体制已经被打破,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但是政府和社会还不能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社会上想办学的有识之士,都在寻求着发展的合作目标。

    有着巨大的教育智力资源和丰富教育经验的北京师大,首当其冲地成为人们的注意目标,这些年来,不断有主动找到北京师大和附属学校要合作的单位和个人。一向以办事严谨、认真的北京师大来说,要合作,就应该是实质上的合作,决不做表面文章,并且合作一所就要成功一所。就这样,根据自身的优势、政策的大背景和社会的需求,北京师大一个新的组织——海威教育集团诞生了。北京师大副校长戴家干说:“海威教育集团是适时而生,是北京师大在新世纪为基础教育服务创造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北京师大服务基础教育的一个平台,北京师大要通过这个平台,更充分、更好地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为各地的基础教育不是“输血”、而是要“造血”,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让北京师大的教育资源优势辐射范围更广,发挥的效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