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世纪的承诺——来自“两基”的报告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09

    引 子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历史进入了新纪元。在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历史时刻,公元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到今天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实现“两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在12亿人口的广大地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了历史性的大飞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铸起了一座全新的教育巨厦,树起了一座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两基”是一项全民运动和世纪工程,实现“两基”,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光辉的篇章,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篇:历史的呼唤

    历史仿佛是一位见证过去、注视现在、预示未来的老人,时刻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天,警示着今天,召唤着未来。

    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一直是数代中国人的愿望和梦想。“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站在世纪之交,沿着时间的隧道,回眸上世纪初的中国大地,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就曾发出“教育救国”的呼喊。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然而,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旧中国无力也无法把有志者的呼唤和人民的愿望变成现实。

    历史的回忆

    1949年,一轮红日照亮了中国大地。当第一次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真正从这片古老土地上站立起来的时候,“教育兴邦”理想的种子才有了播撒的土壤。从黑暗中走过来的旧中国一穷二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很低。资料表明:1949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达80%以上。

    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1956年9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扫除文盲,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以求在十二年内分区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那时,党中央、国务院几次在文件中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发展上极不平衡。

    正当中国教育踏着应有的步伐迈进时,十年“文革”把中国经济拖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而且使教育成为“文革”的重灾区。大学停办,中小学“停课闹革命”,17年教育成果被抹杀。

    “文革”以后,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他审时度势,围绕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深刻地思考着中国的教育问题,“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使得神州大地掀起了学习科学、重视教育的阵阵热潮。为了尽快扭转十年“文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危害,1980年中共中央84号文件《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充分地分析了普及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在四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背景下,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2年12月4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还被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却承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贫困地区多,人口居住分散,办学条件极差。

    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使得我国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困难重重。难,就难在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国家财政用于基础教育的支出虽然年年有所增加,但面对2.17亿在校学生,1000多万教职工,仍显得捉襟见肘。义务教育面对的是最大的受教育群体,城市、农村、山区,正常儿童、残疾儿童……情况千差万别!中国基础教育规模之大,受教育者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以我国当时的国力,支撑起这样大的事业已属不易,实现“两基”,谈何容易!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大凡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对当时中国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状况依然历历在目。

    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初,全国中小学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其余的校舍也多是土草房、老祠堂、破庙宇和旧民房。“有砖不过千,有门没法关,有窗垒着砖,有顶漏着天”;“土坯墙,椽子瓤,用材尽是箭杆杨,没过几天成危房”;“找学堂,不用问,瞅见破房只管进”……这些流传甚广的顺口溜,便是当时中国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真实写照。

    宏伟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贫穷的帽子我们戴了多少年,贫穷的包袱我们背了多少年,但我们不能把贫困带到下个世纪;实施义务教育我们提出了多少年,教育发展的难题困扰了我们多少年,我们不能把实施义务教育的理想留给下个世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也带来了中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春天。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85年5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这次会上发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著名讲话。邓小平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他强调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就在这次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上,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地提出了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犹如播绿的春风,带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希望,中国大地上逐步形成了育人兴国、重教安邦的思想,而且逐步使科教兴国的思想由国家意识发展成为全民意识,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全民一致的行动。

    多少事,从来急,光阴迫,只争朝夕。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结束,党中央、国务院就立即从全国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国家教委,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兼任国家教委主任。新成立的国家教委立即组建义务教育法起草小组,迅速组织人员研究起草义务教育法草案。在中国教育事业各项工作需要起飞的时刻,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被列入国家教委工作的议事日程,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为了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5年,国务院决定设立教师节,使中国千百万人民教师有了自己的光荣节日。次年,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成立,德高望重的国家副主席王震担任了第一届理事长。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倡导下,尊师重教的思想很快成为全社会上下一致的共识,教育事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1986年4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规定于当年7月1日开始实施。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义务教育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它不仅结束了中国教育长期以来无法的历史,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有了法律的保障,而且使我国教育事业从此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一个国家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与这个国家的教育和国民素质紧密相关。教育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在一个多数公民仅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无异于痴人说梦。

    20世纪末实现“两基”,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适时作出的科学决策。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着国家建设对科技和人才的巨大需求,教育问题紧迫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党中央结合当时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国际竞争需要和“三步走”战略目标,深刻而冷静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双层要求,是现实的必然。

    实现“两基”是一项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奠基工程。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两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2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并确定了将“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前所未有的事业,需要超人的勇气和魄力。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奋斗目标。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两基”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提出了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指导方针和实施步骤。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列入“九五”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把实施“两基”作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提出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从而使实施“两基”的目标写进党的文件,写进国家法规,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大事。

    《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明确提出到200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以县统计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成为全党全社会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精心施工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

    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务院陆续批准和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保障义务教育实施的政策法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制定了本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办法或条例,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较完善的义务教育法规体系。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家教委还制定了各项义务教育行政规章。

    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原国家教委适时地提出了“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指导思想,以县为单位提出“三步走”步骤,即1996年在40%至45%的人口地区“普九”(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农村),1998年在60%至65%的人口地区“普九”(经济发展中等人口地区),2000年在85%的人口地区“普九”(经济发展中等地区和少部分贫困地区)。以省为单位,把全国划分成“三片”: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9省(市)为一片地区;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海南、陕西、四川、重庆13省(市)为二片地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为三片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应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计划,将“两基”任务落实到县(市),县(市)又落实到乡(镇)。在实施“两基”过程中,原国家教委、教育部精心规划,坚持“普九”和“扫盲”并重、“两基”和“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重,在重视义务教育实施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1993年,国家建立了“两基”督导评估验收制度。

    为了确保义务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努力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九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中央专项基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旨在帮助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宏大教育工程,这项工程总投入超过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投资39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经费78亿元;国家还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四期共3.8亿美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共投入60亿元人民币。同时,教育部、财政部还设立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建立了两年表彰一次“两基”先进地区的制度;开展了“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程”。国家计委1983年设立了“普及小学教育专项”资金,投资18.7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投入60亿元以上;1995年又设立了“国家扶贫教育工程”专项投资,集中支持贫困农村小学校舍建设。同时,国家税务部门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国家审计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这些对推动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法》的顺利实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多次对各地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1986年以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几乎对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过检查。1999年5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带队对河南等五省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全国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边远贫困地区调查义务教育实施状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对于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各界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义务教育的发展,资助特困家庭和儿童。共青团中央实施了“希望工程”、全国妇联实施了“春蕾计划”。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捐资助学,支持教育事业,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也为“两基”热心捐款捐物。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为我国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国“两基”工作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来之不易的“第一”

    历史赋予了我们一个重任,历史同样赋予了我们一次机遇。

    15年奋斗,15年探索,15年跨越,15年辉煌。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最早实现“两基”目标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走在前列的省市的功业,让我们一同走进神州大地看看走在“两基”攻坚最前列的县、市的风采——在素有“华夏第一县”之称的锡山(原无锡县)市委、市政府大楼东侧,矗立着一座由不锈钢和黑色大理石建造的纪念碑,这是江苏省教委为表彰该市1991年11月率先在全国按标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而立的。纪念碑的9块黑色大理石代表着九年基础教育,硕果累累的万年青整体造型,象征科技领先,教育为本,无限发展,万年常青。这个被视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按标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块金牌”,来之不易。

    1989年,锡山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驶入了快车道,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做到“五优先”、“三压三保”,即优先保证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发动教育捐资,优先扶持校办企业,优先引进教育人才。压缩基建规模,保证义务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保证教育设施的逐步改善;压缩非生产性土地占用,保证基础教育建设的用地。一场“普九”战役在锡山大地正式打响。

    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仲夏,正当锡山市人民全力以赴向“金牌”作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突然袭来,全市上百所学校浸泡在洪水中,正在建设中的几十所学校也被迫停工。按计划当年实现“普九”达标的陆区乡成为洪灾的重灾区,该区能否如期达标成为影响全市进程的大问题。乡党委书记苟天海向冒雨赶来的市教育局领导表示:“乡里办公楼不盖了,但按时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的决心不动摇,投入不减少,标准不降低,时间不推迟。”

    奇迹出现了,特大的自然灾害没有使锡山人低头,这一年全市12个经济属中下等的乡镇义务教育投入不但没有减少,还比原计划增加1000多万元,实施标准比原计划提高一个档次,提前1个多月完成了达标任务。1991年,锡山市顺利通过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在江苏乃至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史上写下了精彩动人的时代华章。

    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毁家纾难、戮力支前,在共和国史册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用小车把革命推过长江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为甩掉贫困的帽子,开始了新的长征。按照“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的思路,他们勒紧裤带办教育,从1985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农村校舍改造、城镇校舍改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实施“两基”等几大战役。到1996年6月,全市12个县区“两基”工作全部通过了省政府验收,成为全省第六个实现“两基”的地市,也成为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市中实现“两基”的第一家。

    沂蒙山区自古有“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之说,建国初期,全市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95%。让每个孩子都读书识字,使沂蒙山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沂蒙人多年的梦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蒙山,吹活了沂水,也吹开了沂蒙人的心扉。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受穷,为了沂蒙人辉煌的未来,沂蒙人义无返顾地开始了“普九”的历史性大飞跃。从1986年到1990年,沂蒙人打响了“普九”校舍改造的第一仗,在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100多元的情况下,投资5亿元完成了农村小学校舍改造和乡镇初中建设;1990年到1993年又投资3亿元,完成了城镇校舍改造。这期间,全区“普九”第二战役又有了可喜的回报,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其时,全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只有83.9%。作为一个近千万人口的大市,16.1%的小学生升不了初中,这就意味着全市还有16.9万名小学生尚未升入初中,整整3389个教学班呀!市里算了一笔账,全市要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的标准,满足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尚需9亿多元。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校舍,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呀?沂蒙人不愧是沂蒙人,面对“普九”这个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他们又义无返顾地开始了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

    关山从头越,困难脚下除。为了完成“普九”大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条刚性标准,以此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是否到位。一看是否做到三个优先,即教育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提案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二看是否抓住了三个重点,即提高普及程度,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看是否形成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局面,即党委、政府两个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抓。

    “为官一任,就要兴教一方”。临沂市各级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他们重视教育的思想始终没变。市委、市政府在明确各级领导责任的同时,承诺首先把有限财力优先用于教育。各级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自1990年以来,该市地方财政教育拨款每年增长24.8%,由1.57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3.91亿元,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60.85%提高到1995年的73.2%。沂蒙人民在仍不很富裕的情况下,为教育慷慨解囊,全市1993年以来投入的10.23亿元中,90%来自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人民群众捐资集资。

    “有米先给孩子吃,有钱先尽教育花”、“宁可碗缺菜,不亏下一代”。蒙山沂水不会忘记现代沂蒙人为发展教育所作的贡献。

    曾以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闻名天下的沂蒙老区在“普九”攻坚中,以超人的气魄,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教育事业的低起点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