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创造教育应该淡化吗?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10

    《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15日第3版发表了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先生的文章——《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以下简称《反思》)。文章认为,当前在我国实施创造教育,“使其得以可能的一般前提”是不具备的,主张“应当淡化‘创造教育’的意念,强化教育改革的理念”。其中不少看法值得商榷。为此,北京创造学会组织了专题座谈会。会上,大家对《反思》中某些观点谈了一些看法,现从以下三个大方面整理综述如下:

    一、关于什么是创造教育和创造的问题

    与会者一致认为,要讨论创造教育的前提问题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创造教育,什么是创造,否则,所谓“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什么是创造教育呢?专家们认为,简要地说,创造教育就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为主旨的教育体系。创造教育与单纯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创造教育以培养能力、特别是开发培养创造能力为主,是在使受教育者全面增长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传统的知识教育以学习和积累知识为主,是在使受教育者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前提下增长能力。所谓创造能力就是指创造主体独立进行创造的能力。

    什么是创造呢?一般来说,创造是指创造主体独立地做成功从未有人做成功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情的过程;做成功的过程叫创造(此时创造是动词,称为创造活动),做成功的事情(包括硬件成果和软件成果)也叫创造(此时创造是名词,称为创造成果)。成功、新颖、独立和进步是创造的四项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构不成创造;凡是同时具备了这四项条件的,就一定是创造。

    二、关于什么是创造教育的前提的问题

    学者们认为,创造教育的前提主要是社会需求;如果社会有了这种需求就具备了前提,如果社会没有这种需求就不具备前提。而考察有没有实施创造教育的社会需求,则必须从全国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来考察,不能像《反思》一文那样,简单地认为教育改革不进行彻底,就“应当淡化‘创造教育’的意念”。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中确实存在着许多弊端,所以要进行改革。事实上,上述这些弊端也正在改革之中。从创造教育的内涵看,创造教育是创造教育,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两者之间并不构成矛盾。相反,创造教育却是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取向,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手段,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根本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的问题。座谈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开展创造教育的前提性条件已经具备。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流,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速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突出,据此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根本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就要建设强大的科技队伍,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灵魂,创造性人才是关键。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特别是创造教育。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教育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江主席1999年6月15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制度。”这一论断,不仅阐明了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使命和宗旨,而且明确地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其实质便是鼓励大力开展创造教育。

    就世界范围而言,现在所倡导的创造教育并不是最近几年的新鲜事物。创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已在不少国家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座谈认为,目前在我国开展创造教育的前提已经具备,不但不应该淡化创造教育,而且应该强化,强化,再强化!当然,强化不等于浮躁。事实上,还有大量的、实际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例如: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基本知识,以消除人们对创造和创造教育的种种误解;创造教育要结合教育实际,多做细致具体的工作,切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口号和形式上;创造教育无止境,决不要照般国外经验,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创中国的创造教育。

    三、对创造教育的几点误解

    1.关于创造与传承的问题。

    《反思》中说:“发展教育,重要的不是空言‘创造’,而是要认认真真地把国内和国外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接纳过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术规范的制定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工作。如果连传承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还没有做好,就大谈特谈‘创造教育’,岂不是在沙漠上建造高楼?”显然,《反思》作者是把创造和创造教育与传承完全对立了起来,认定创造和创造教育否定传承。其实这是对创造和创造教育的陌生和误解。按照前述对创造和创造教育的理解,可以明确地看出创造和创造教育自身就包含着传承。尽管创造和创造教育强调的是对已有东西的突破、升华和超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攀升,但是,对“已经存在的东西”和“巨人的肩膀”的学习和利用本身就是传承。例如,量子力学是创造,也是对经典力学的传承;创造教育是创造,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等等。可见传承是创造和创造教育的基础,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造和创造教育。“传承——超越”的对立统一观就是创造和创造教育的内在逻辑。

    2.关于“为谁创造”和“创造什么”的问题。

    《反思》称:“如果人们撇开健康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抽象地谈论‘创造’,那么这种‘创造’也极容易流于破坏和毁灭。”这也是误解。创造四项充分必要条件的第四项是“进步”,这就限定了创造必须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把阻碍社会进步的“负面创造”排除在外的。其实“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事物存在的对立统一法则所决定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退一步讲,即使把“负面创造”也包含在一般创造概念之内,也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为谁创造”和“创造什么”的关键在于创造着的人,而不在于创造本身,正如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于人而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一样。

    在这个问题上,《反思》还特别强调了创造教育与人才流失的问题。座谈认为,创造教育与人才流失本属于两个范畴的问题。人才能否留住,与创造教育并没有直接关系。从品德教育看,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造性人格培养,就包含着爱国家、爱人民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的教育和养成。试想,一个缺乏远大理想的人,如何能够具有革旧创新的热情而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呢?再说,通过深化改革,人才外流的问题自会逐步得到解决,怎么能因此而“淡化创造教育”呢?3.关于培养独立意识和因材施教的问题。

    创造四项充分必要条件的第三项是“独立”,指的是首次做成功的事情一定是创造主体自己独立完成的。否则,在法律上就不能认定创造的归属。所以,创造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格问题上,最为注重的就是培养人的独立性和独立意识。从创造教育来看,一个“从众心理”或“依赖性”强而缺乏独立意识的人,往往只会因循守旧、随波逐流,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因此,《反思》一文所说的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还存在着培养“服从意识”的现象,开展创造教育可以帮助其克服和解决,又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淡化”创造教育呢?事实上,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有许多省、市或地区的中小学以至幼儿园,都开展了创造教育,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克服“服从意识”、培养“独立意识”的经验。或许这是《反思》一文作者所不详的。

    此外,创造教育也极为重视“因材施教”的问题,并把个性化培养作为创造教育的一个原则。培养创造性人才,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有独立意识、富于个性的人。要达到这一目标,显然不能不问对象,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而只能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创造教育来说,所谓因材施教,尤其要重视在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参与下,首先创造出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这也许是古语所云“教学相长”的重要形式。这样的因材施教,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当然也是需要创造教育研究者努力实践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反思》一文在“因材施教”问题上,脱离了对创造教育问题的思考而提出了所谓“因教施教”的问题,似乎离题较远,这里也就不多做赘述。

    到会者还一致认为,进一步倡导和开展创造教育,在我国不过是近二十余年的事,无疑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和争鸣。《反思》一文的发表,为此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