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二期课改理念,认真对待,针对教材及自己班级实际,制定复习计划,查漏补缺。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生字、词语、句子、笔画和拼音、课文进行系统地复习,整理和巩固,努力达到会运用、会迁移的程度。
二、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27名学生,男生14人,女生13人。一年的学习经历,我班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较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学习习惯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大部分学生都挺认真的,有6个学生还存在不同问题。如:朱家敏自控力极差,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陈小军的家长能力有限不能辅导,学习状况令人担忧;董燕萍、黄嘉辉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很弱;黄雅婷、章欢学习主动性很差,章欢记忆力极差,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是本学期期末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复习目标:
以《课标》要求为目标,充分而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利用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查缺补漏、注重讲练结合、侧重积累、运用为主,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14个生字,掌握27个常用偏旁,要求会写的222个生字,45篇课文,8首古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说话。
2、结合语文快乐宫和复习卷中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说话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说话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及重点、难点:
复习内容
(一)、汉语拼音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词
1、复习认读414个生字,掌握27个常用偏旁,要求会写的222个生字。
2、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4、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句子
1、认识句子,能正确朗读。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复习本册要求学会的句式,学会用这些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积累(渗透在整个复习过程)
1、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2、复习《语文综合活动》中的“日积月累”,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秀段篇。
3、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五)、阅读
1、复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和感叹号。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复习本学期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六)、朗读(渗透在平时读书的时候)
1、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学会分角色朗读,展开合理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七)、写字
1、掌握不同结构汉字书写的规律,把握各种笔画书写的特点。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八)、说话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复习重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4、抓住语文快乐宫和复习卷中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复习难点
1、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3、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性与灵活性。
4、审题能力的培养。
5、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复习时间:
6月16―20日
六、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七、复习措施:
1、互帮互学,优化组合。
课内,主要采用互帮互学的形式,优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发挥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课外,主要采用优优组合的形式,让同一层次的学生自由配对,发挥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励机制。
2、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让学生质疑问题,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矫正或查漏补缺。综合练习面批面改,及时改正错漏。
3、情绪的保持。积极的情绪是复习质量的保证。复习期间合理安排一些调节,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4、灵活辅导: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对于优生,让他们进行一些新题型的训练,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对于学困生,组成“一帮一”小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八、复习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连线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说几句话。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
(3)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6)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九、注意事项:
1、明确复习要求,求实。
首先,在复习训练中严格落实“标准”中的要求。
其次,复习的过程要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再次,要讲求实效。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
2、开展自主复习,求活。
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实实的复习效果,在“活”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活”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优化知识结构,求法。
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知识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不仅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要以基础知识为凭借,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