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讨好
枯燥的课堂没人听
“费力不讨好的老师很可怜”,史家胡同小学孙蒲远老师聊起自己参加培训的感受时说:我本来以为,课堂上,我讲课学生就应专心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第一次来北师大听心理学讲座,老师正在放幻灯片,内容是学生画的画:课堂上,老师讲的唾沫星四溅,学生却望着窗外,一副神往的样子。师大的老师问大家感受如何,我这才感到:如果我的课讲得不好,学生是可以不听的,枯燥的课堂会让孩子们厌学,我不能让我的学生受这份“罪”!
“参加培训,我开始学习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孙老师向记者介绍:参加培训,收获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用得十分见效。在讲课过程中,允许学生没听清楚我提的问题,允许学生没有学会,允许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全,允许学生理解错了、偏了,只要能鼓励孩子参与,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
和孩子交往
要讲究方式方法
繁重的教学活动又使老师们形成了一种“为人师者”的心态,习惯于以强制、命令、训斥等方式与孩子交往,过多强调纪律、分数和行为表现。育英学校的冉群芳老师给记者讲了一个小例子:有一回,学校有一个老师怒气冲冲地拿着学生的作业本嚷着要主任帮她解决问题。原因是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老师在课堂上大发脾气,说某些同学将来只能扫大街,我们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冉老师感慨地说,我们总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也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回民小学刘洋老师同样认为“教师的尊严来自于对学生的尊重。”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这次培训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参加培训的大部分教师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善自己与家人、学生、家长的交往方式,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与满意感。很多学校也开始探索与完善“开放式、人性化”以及“和谐教育”等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专家意见
老师不能既是球员又当裁判
作为此项工程的主持人,董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是“减负”还是“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观念,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老师不能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这场球要赢,每个人要演好自己的角色。
该工程是北师大副校长董奇在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的重点项目和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过程中设计推出的一个师资培训与计划。
董教授介绍:实践培训主要结合了教师实际情况和日常工作特点,对教师教育与教学行为进行指导、评价、监督和反馈。“不恰当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教知识,但不能在情感上给孩子以积极满足和影响的老师是不称职的。”因此,“促进工程”就是要引导教师“先做人、后为师”。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