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去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312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9-21

【本报讯】记者从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了解到:早年,仅为解决学校经费不足而办起的校园产业,如今不少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先驱。据该中心的统计,去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销售收入已达312.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34亿元;对学校总的回报为15.04亿元。52所大学校园产业收入超过亿元,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名列前茅。

---- 追溯历史,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始于80年代初期,试图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回报,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学校的经费不足。1993年,原国家教委、体改委、科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发展产业要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指导方针。从此,北大方正等一批优秀的校园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标志着校园产业由无序进入有序的发展时期。1994年以来,一批由如北大、复旦、清华、东北等大学创办的企业开始走进市场,形成了今天校园产业向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 大学创办高技术产业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优势,正如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是技术;二是产品知识含量;三是人才。东北大学发展民族软件产业的实践,是校园科技产业优势的充分体现。

---- 东北大学的软件产业是从一间半实验室开始的,当时只有几个青年教师和他们的导师,一年的研究经费仅为3万元。由于当时很难找到软件企业来接受他们的技术,他们开始了自己创办企业并成立公司。后来又发展成以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股份公司为龙头成立的东软集团。净资产由当初的几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亿多元,并创造了几个纪录:

---- 第一个国家软件工程中心。曾经是“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的校办企业,如今已成了“东北大学软件集团”、“ 国家火炬基地”和“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

---- 第一个软件上市公司。1996年6月18日,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在上海交易的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软件第一股”。

---- 第一个大学软件园。1996年11月,总投资5亿元、位于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浑南产业区的软件园开始投入使用。

---- 校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创新源与知识应用终端的接口;二次开发科技成果,将其孵化为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产业,再转移到社会。

---- 清华大学——中国最大的知识创新源,这里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据统计,清华大学拥有多达5000人的科技队伍,每年研究经费近4亿元,产生数百项极具广阔前景的科技成果。近年来,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校园科技产业优势,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力度。目前,清华园中有33家企业,主要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营总收入由1993年的4.8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21亿元;实现利润由1993年的7000万元上升到1998年的2.3亿元。校办企业经营收入增长的速度之快,充分显示高科技产业的生命力和孵化器的巨大作用。

---- 据了解,1998年校内重大科技成果如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新型节能制冷设备、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等都已实现产业化,其中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鉴定,合同意向为10台,约3.5亿元;而光盘存储技术一项,通过光盘库、光盘塔的开发,已形成了新的光盘产业。

---- 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企业。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的主干企业清华同方,通过实施“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技术注入为手段、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策略,与社会企业结合,从而产生一批校办产业控股或参股的高科技产业群。

---- 百年北大。这里曾第一次响起“科学与民主”的口号,而今,这里又挥起了一面“创新”的旗帜,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北大方正。11年前,北大方正从40万元的校办企业起家,到1998年,企业收入达74.5亿元,利润总额1.99亿元,为北大新增固定资产近3亿元。这10年来,北大方正资产已增至50亿元;并入选为国家首批六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而这期间,方正人创造出的一个个全新商机,无一不源自其独特的创新精神。

---- “古有毕升,今有方正”。1987年,在两院院士、方正开创人王选的带领下,方正的技术创新改写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历史,也引发了全球中文电子出版业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革命。从此,我们告别了“铅与火”的印刷技术,实现了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此后短短几年里,国内1000多家报社和6000多家印刷厂用上了激光照排系统,同时,这一系统目前已占领了海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文报业市场。

---- 技术的创新与滋养是成为方正超常发展的重要源泉。自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成功之后,北大方正又推出一系统的方正品牌:从电子出版到通用软件、多媒体和硬件制造;从动画制作、电视台流程管理到金融数学、指纹识别,方正的一系列科技成果都走向市场,并且形成规模化产业。1992年,方正(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方正自有技术和自有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 按照方正集团2000年发展规划,未来3年内,方正集团将成为拥有财务、投资、软件、硬件制造、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等五家控股公司、若干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

---- 方正人立志要成为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先驱,以实现几代科技实业家科技强国的梦想。实际上,为追求这一目标的,还有全国无数个校园科技产业。他们正形成浩浩荡荡的洪流,迈向新世纪。(刘茁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