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09

    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高潮。然而,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就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考试谈一些看法,与广大读者交流。

    一、 信息技术考试现状急需改革

    目前,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如数学、物理等)的考查方式,即期末出一份考试题,有填空、选择、问答和编程几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笔答(或在计算机上答题),教师评分(或计算机自动评分),最后记入成绩册。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特别是在创造能力上,这种考查方式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然而有一些主管考试的人员,将计算机考试向着标准化考试的方向靠近。如编制一个大的试题库,每次考试随机抽取试题。出题者为了使试题库有足够数量,只能出偏题、难题和怪题。笔者见到有一个试题库中有如下类型的试题:

    1.在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工具时,用鼠标选中放大镜按钮,在工具箱的下面的方框里列出了_________种放大比例。

    2.在Excel软件中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允许使用的算术运算符有_____ 种。

    看到这些试题,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这都是一些无任何实际应用价值的试题,即使学习者不会使用,只会死记硬背,也能回答。而对于会用的人却往往不能回答,因为他们并不会死记硬背这些无用的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在现行的很多考试中又增加了上机操作部分,如文字处理考核:要求把某段文字设为4号字、黑体,把作者居中排列、斜体等。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操作,教师按操作正确与否评分(或者是由计算机自动出题,自动判卷的方式)。这种方式比前一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考试方式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这类考试往往把原本生动活泼的电脑创作活动变成了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标准化操作。统一的考题,惟一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对这种不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试方式加以改革。

    二、 考试改革的实践尝试

    为了搞好考试改革的试验,我们在全体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研会上,提出了新考试方式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实施的基本思路,并征求大家对具体实施方案的意见。

    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区教研组提出一个考试的具体方案,提交全体教师讨论。归纳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后,形成正式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向全体教师发布。

    由各校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形式、要求、评分标准。学生作好考前准备。在此基础上,各校根据自己的教学日程安排开卷考试,学生考试的作品存盘。

    成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基本操作、提高操作和特色。其中特色分数是根据作品中创意的新颖性、版面设计的美感和制作的技巧难度来综合评判的,占总分的10~20%左右。也就是说,按满分为100分计,如果一个学生按考试中基本操作的具体要求正确地制作了作品,但没有什么特色,最多只能得到80~90分。

    考试结束后,先把教师集中,对若干作品进行集体试评,统一评判标准,然后各校教师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自己阅卷评分。各校教师写出考试小结后连同成绩和部分作品上交区教研组。为了保证评判质量,区教研组根据需要,抽查部分学校的学生作品,检查评分情况。

    三、 新型考试的内容与评价

    在新型考试的内容与评价方面,我们有过这样的实践体验:考试的题目为设计制作一个作品。例如,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作品,设计制作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统计表,一个网页等。作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仅作原则性的要求。例如在学习了因特网知识和文字处理模块后出了这样的试题:

     1.上网搜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文字和图片等信息,并将它们分类保存。(25分)

    2.加工整理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并以电子报刊形式组织、展示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1)标题拟定新颖且能较好地反映报刊的主题。(5分)

    (2)选用信息真实、可信度高,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可用性。(5分)

    (3)报刊版面为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厘米。(5分)

    (4)报刊中应至少要包含有3篇完整的文章,图文并茂(图文配合要恰当),正文为5号字,版面不得留白。(15分)

    (5)版面设置和谐美观,符合报刊排版的基本要求。(5分)

    3.题目有新意,版式有新意,有新的技术等创新的内容(10分)

     本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考试题目、主要内容、要求以及评分标准事先告诉学生,学生可以事先作好准备,如多媒体素材、文本的选择和录入等的准备工作。在考试中可以查看参考书和笔记,也可以相互讨论,但必须独立完成,作品应互不相同。

    四、考试改革的试验结果

    考试改革的初步结果是成功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学生和教师的反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教师的总结文章中说:“提起考试,学生们都会很厌倦,可是今年上机考试中,出现了学生争着考,主动要求加考的现象。”学生“考前两周开始收集资料,有的同学自己编写文章,绘制图片,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找,从报纸上剪辑,有的同学光资料就准备了两三套,可见兴趣之大。这次考试我校有97%的学生达到评定的优良标准。”

    2. 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

    学生对这种考试没有过重的压力,但却有一种责任感。他们把考试内容当成自己的作品,觉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能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用于绘画,语文课学到的知识用于书写文章,数学的定理、化学的方程式、物理的实验都成了学生计算机考试的素材。

    3. 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

    没有统一命题,只有范围与操作评定标准,由此放开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有些不但完成了考试内容,而且图画含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思想内涵,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庆祝香港回归、宇宙中的地球、保护大自然、美丽的海边、雄伟的高山、腾空而起的长征3号火箭、飞翔在蓝天上的大型客机、可爱的猫咪、觅食的小鸡等。

    4. 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考查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立足大纲要求,将所讲内容高度概括为若干条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使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精讲多练,放弃了面面俱到的传统做法,只告诉学生最关键的问题,然后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五、信息技术课程考试的相关问题探讨

    1. 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如何考查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试不但要考查学习者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学习者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生活实际中的能力。本次考试前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材料,考试中组织好材料,并通过综合性的操作完成作品。考试的过程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于一个实际作品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创作实践的过程。这次考试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挥。

    本次考试为学习者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一个能够让学习者张扬个性的考试环境。这次考试我们不规定考试中文字和图形的具体内容,就使学生可以选择他们熟悉和能发挥特长的材料来进行制作。这样,不会因学生对具体内容不甚熟悉而妨碍了学生能力的正常发挥。从作品内容看,有体育的、文学的、诗歌的,也有自然景色的。从中可看出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另外这次考试还设立了特色分,更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在积极、主动、有责任感的考试气氛中,发挥学习者其积极性。

    2.考试功能的思考

    信息技术的考试不仅仅是作为给学生总结性评定的手段,还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本次考试在这些方面作了有效的尝试。学生为了准备考试用的素材,必须综合运用他们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语文知识和美术知识。为了把作品做得更好,一些学生还自学了工具软件的其他功能,既增长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培养了自学能力。为了达到考试的要求,学生们就必须将这些上课所学的分散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3.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体现

    原来的考试抹杀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只注重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往往把学生当成对立面。由于此次考试题目公开,给学生极大的自由,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考试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分数在这里已不再重要,学生在欣赏了其他同学作品后,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满意,总想再完善改进。

    本文作者单位:北京西城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