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
寒假整整三天,囡囡一直在思考,在纸上画江水,画船和船走的路线图。囡囡终于感到胸有成竹了,才问爸爸,"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是不是说那个找剑的古人很糊涂?爸爸回答,那还用说,他坐船在江上掉了剑,就在船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才跳进水去寻找,他不想想船已走得很远了,可是掉进水里去的剑并没有跟船一起走啊,哪有这么笨的人呢。
囡囡又问,为什么船走了,就断定掉下去的剑不走呢?爸爸想过没有,船和剑都在江水中呀!江水滚滚,船在划动,那掉进水里的剑就会不动吗?我从电视上看到,挎剑的人,总是把剑放在剑销里的,剑没出销,一齐掉入江中,被江水冲着,走得不更快吗?假如船停在掉剑的地方找,也不是个聪明人呀! |
|
爸爸便问,以囡囡的想法,那个人并不糊涂可能还是个聪明人罗?
囡囡点点头说,你没看电视上那些带剑的都不是一般人物吗,他们要是不聪明的话,如何仗剑闯江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呢?我想,那个坐船过江的人,过的一定是一条流水湍急的江,并且江水弯弯曲曲,江岸凹凹凸凸,他从这边凸处的埠头下船,开往对面凹处,由于江水自凸处拐了弯,冲得很急,无论是撑船还是划船,都不能直线到达对岸,这样,船就要到达对岸的凸处上侧。在江上,挎剑的人突然剑掉了,根据水流情况,船是不可能停在原地捞剑的,估计这把剑有可能被冲到对岸的凸处上侧或以外的水里,那么必须到对岸下船捞剑才是科学的。如果那个掉剑的人是一位科学家,他早已懂得两点可以画条直线的道理,他掉剑的地方是个点,刚才眼见的对面船舷某个记号是一个点,这两个点连成的线可以延伸到江岸某个地方,那么江岸就有一个点,这三点都在一条直线上。等船到了对岸,他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彼岸上的另一个点,再目测两岸两个点,连成一直线,与靠岸时确定的三点一直线形成一个角度,再根据船走的弧线,就可以断定这把剑掉在一个扇形的水域里。如此看来,只有靠了岸,才能找剑,只有刻了舟,才能找点。爸爸你想想,他不"刻舟",怎么去确定"求剑"的范围呢?这不证明"刻舟求剑"的人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吗?至于那个船工,当然不明白"刻舟"的意图,就把此事当成笑话,讲给乘客们听。后来,写寓言的人听了,也没有好好想一想,编书的人看到寓言,带有老师说过的什么"目的",就给弄到书里去了。因此2000多年来,一直埋没着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爸爸一听,恍然大悟。除了恰到好处地夸囡囡一句外,自己也陷入沉思。想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大人的思维方式往往要受到某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作人云亦云的思考。只有孩子的思维不受约束,思想活跃敢想敢说,才能有所突破,才能为"刻舟求剑"这样一个千古事实,找到一种较为正确的理解。
创造思维从发生到形成是有一定过程的,是有规律的,并利用一定的信息载体使灵感的火花迸发,同时焕发出丰富的创造思维。在创造思维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进行高度概括,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事物的层次及关节点,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创新,而所有这一切又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善于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