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北京四中老师串讲高考历史总复习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New Page 3

北京四中老师串讲高考历史总复习

(北京四中 赵利钊)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实中,怎样能提高历史科目的学习效率,是每个文科考生关心的问题。

本文试图结合一道高考题,来说明文科生最后阶段在应考上应完成的工作。

例题1:1998年高考4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约,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参考答案:

评述要点:
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评分说明:

1.评述基本完整,观点正确,条理清楚,给10-12分。
评述不够完整,观点不够确切,表达尚通顺,给5-9分。
对材料理解有错误,要点缺漏较多,文句欠通顺,给0-4分。
2.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加1-2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超过180字酌扣1分。

这是一道比较新颖的材料解析题,该题型自1997年在高考中首次出现以来,受到多方面的好评,因此在此后两年的高考中连续出现。这种类型的材料解析题对考生的能力测试既全面,又比较科学。它首先考查考生的历史材料阅读能力,主要是能否读懂材料,能否正确和完整地理解材料;其次,考查考生的概括评述能力,主要是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作出带有倾向性的扼要叙述;最后考查文字表达能力。以往的材料解析题由于不限定考生回答问题的格式,因此考生的答案往往不太拘于文法、组织和修辞,要么过于简略,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往往被割裂;要么过于繁琐,废话连篇。而这种新题型不仅要求考生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更要求表述成文,即答案的各部分间要有逻辑关系,上下文之间要有照应,而且作了非常具体的字数限定,超过规定字数要扣分,又对考生文字的精炼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当年的考卷中,有一部分答案非常出色,如:

范例答卷: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收回山东权利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但受到日本无理拒绝,美、英百般阻挠。由于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在人民支持下,对和会提出了抗议,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体现了不屈服于列强淫威的民族气节,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虽然山东问题没能解决,但代表团拒签和约,是值得赞扬的。(168字)

根据答案分析,这位考生回答该题的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

首先,该生在通读材料后,认真审题,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了题干中“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等具体要求。这些要求非常清晰地体现在其答案中。例如:答案开宗明义就指出了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的目标--“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收回山东权利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但受到日本无理拒绝,美、英百般阻挠”则是谈判的经过;“由于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在人民支持下,对和会提出了抗议,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是最终结果及导致该结果发生的原因;最后,“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体现了不屈服于列强淫威的民族气节,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虽然山东问题没能解决,但代表团拒签和约,是值得赞扬的”则是考生对该事件的评价。

其次,该生充分把握了多则材料题的特点,在为组织答案寻找素材时,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两则材料,而是针对这三段材料全面而详细地提取信息。例如,“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收回山东权利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但受到日本无理拒绝,美、英百般阻挠”是该考生从材料一中提取出的信息;“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他从材料二中发掘出的;“中国代表团在人民支持下,对和会提出了抗议,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是材料三的内容。可见,该生有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清醒的头脑。

再次,该生把“结合教材”和“立足于材料”这两个回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很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他能将材料二中“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这一句话,迁移到教材中所学的五四运动这一知识点,并将其体现在答案中。这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做到。目前的材料题,提供的史料考生一般都没有在日常的学习中接触过。但这些看似陌生的材料都必须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它所反映的必然是考生在历史学习中接触到的某些史实,而绝不可能脱离教材。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组织答案时,必须将材料“还原”至教材上,将材料和某一具体史实建立起联系,而在组织答案时,应将教材内容和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最后,该生在为这一事件作结论(即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评价)时,体现了“论从史出”这一基本原则,结论的做出既符合前边的史实论述,也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且超出了参考答案的要求。

另外,该生的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很强,用168个字就很完整地包括了题目要求包括的项目,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凑,整篇答案浑然一体,体现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

在当年的考卷中,也发现了大量形形色色的错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有的同学把当权的北洋政府误写成清朝政府、袁世凯政府、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等等;还有的考生说:“外交努力表明中共争取独立的决心”,“外交失败使国内爆发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五四运动使日本归还了山东”;还有的说:“二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通过《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向国联提出收回山东的照会”,“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不成,从而要求中国政府拿出3000万两白银作交换条件”。很明显,这些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仍然相当不扎实,在考试中出现了张冠李戴、颠三倒四的错误。

目前的高考,尽管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题型变化越来越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上。从题型上看,74分的单项选择题是对这部分内容考查最为集中的部分,例如,对史实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任务、过程的考查。而回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也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众所周知,“史论结合”和“论从史出”是回答主观性试题的基本原则,而这里的“史”就是指的基本史实。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置于最后阶段历史复习的中心地位。而关于复习基础知识的方法,本文试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利用教材。

高考中绝不会考查教材中不涉及的史实,因此,教材是考生首先必须吃透的依据。凡属教材中涉及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都是必须注意的内容。

二、灵活变换复习方式,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很多同学自进入高三文科班以来,对历史的复习方法很少调整,总是“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来进行历史复习,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不仅不能提高复习效果,反而会因其简单、枯燥而使考生对教材复习丧失兴趣,连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会丢掉。因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变换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例如,中国古代史是文科考生进入高三后接触的第一部分历史复习内容,因为间隔时间比较长,难免会出现遗忘现象。而通过检测有些同学已经发现自己的这一问题,但仍然没有试图通过改变复习方法来加以解决。在作历史总复习时,还是机械地按照五本书的顺序: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来进行。其实,对这个复习计划只要稍加调整,把中国古代史置于总复习的最后,就会因复习时间距考试较近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旧知识遗忘的缺憾。

再如,有的同学对某一本教材内容的掌握,总是开头熟,中间半生不熟,后边完全陌生。因为复习的顺序是一成不变的。永远是从头至尾,而往往由于临考前时间紧促,而不能完成既定计划,或者草草收兵。因此,针对上述两种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计划就显得至关重要。此时的历史复习,不能追求形式,而关键在实效性。

三、一定要有针对性,特别是通过检测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上的一些明显的漏洞,甚至是老大难问题。

平时由于时间紧促,来不及弥补。现在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至少要亡羊补牢。例如:在五本教材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们知识掌握的死角。如,地图;插图;重要的注解;表格;重要的小字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文化部分等等。这些知识因其纷繁复杂、头绪繁多,历来是同学们感到比较头疼的内容。大部分同学在平时复习中基本采取放弃的办法。但在考前准备中,对于那些基本知识掌握已经大致过关而又想进一步提高的同学,应该分配一定时间来顾及这些内容。

复习这些内也应抓住重点。例如地图;首先应该掌握最基本的地理事物。如: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的大致流向及其所经地区;中国的几大古都所在位置(北京、西安、南京、开封、洛阳、杭州)等等。这些地理事物在中国古代史的地图上出现频率最高,它可以在考生判断其他地理事物方位时起到参照物的作用。

再如:对于教材上的注解,首先要注意那些重要的概念性的内容。例如,内阁是明朝废丞相后又在中央设立的重要机构,并延用至清朝。有关内阁的知识,教材就是用注解处理的。再如,教材第一次提到台湾,也是出现在注解中,即卫温率船队到夷洲。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小字内容也特别要注意其中那些重要的概念性的内容。例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就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包括在小字中,其一,蔡元培办北大的宗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实质;其二,“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第二类: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的经过应该是提出照会---列强否认山东为我国所属---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代表团发表宣言,拒签和约。而有的考生这样回答:“通过二十一条,引起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代表拒签和约,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代表要求签字,仍不放弃山东权利,争取民族独立”。可见,这些同学的思维逻辑混乱,特别可以看出,这些同学对中国近代外交史这一知识体系的掌握有重大欠缺。

现行中学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基本是编年体,即对某段历史作横切面的叙述,例如,中国古代史的某一朝代或者阶段,基本介绍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如果考生在复习时单一使用教材,头脑中就只有教材这一种知识体例,而某一类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往往比较欠缺。而对于某一类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例题2:97年高考第47题:

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9分)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7分)

参考答案:

兴衰过程: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1分)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2分)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分)
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2分)

历史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2分)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3分)

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分为两问:第一问要求结合原因概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偏重史实;第二问是说明其历史地位,偏重评价、史论。试题的主要立意在于从宏观角度、从近代史全局的角度来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属于很典型的考查某一知识体系的题目。如果考生有备而来,本题至少前9分比较容易得到。这就要求考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这种经济成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阶段划分、每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或发展的原因、概况、影响、其基本特点和归宿有一整体把握。特别对于那些基本知识掌握基本过关,但知识体系不尽清晰的同学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类:有的同学对中国的外交努力作了如下分析:“外交失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或者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国外交必定失败。”这说明这些考生没有真正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生吞活剥,硬性上纲上线。

我们的历史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对这个思想方法的考查自然应该是高考的重点之一。然而,这绝不是要考生对这些基本理论进行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重在考查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很少要求考生直接复述这些理论,即使有,也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

例题3:95年高考第42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2分)

参考答案:

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2分)

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分)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3分)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3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分)

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分)

本题难度偏高,为0.38。其原因首先在于其涉及时间跨度较大,考生必须对其考查的内容有明确把握。更主要者此题的理论水平要求非常高。但它绝不是仅仅体现在最后一问中,而是集中在第二问里。考生必须对“生产关系”这一概念特别是对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分别调整的是生产关系中的哪些环节。据此作答,答案应高度概括。最后,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基本认识便是顺理成章、水道渠成的,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原则。

再如:例题4:98年高考第48题: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12分)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5分)

参考答案: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6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2分)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3分)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1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4分)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分)

本题的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命题者以此作为设问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问,“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二问,“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则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析,考查考生能否从明清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这两种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在该题的参考答案中,要求考生务必将这种分析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即“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来认识。尽管分值不高,但却是答案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上述两例,可分析出高考对理论考查的一般模式:绝不会脱离史实而空谈理论,而是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上。考生必须对某一理论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反观前面的错误答案,则是对理论的曲解,囫囵吞枣。

第四类:本题要求考生重点评价中国外交代表在和会上的努力。而有的同学在答卷中一门心思去揭批巴黎和会,说“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是强国对弱国的瓜分的会议。”还有的答卷通篇评述五四运动,很详细地叙述经过、结果,并评论其意义。还有评述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论述中国代表团妥协软弱外交惨败的。文不对题,完全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这反映了考生在答题的关键环节---审题上的欠缺。

另外,有的答卷开始写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要求日本归还在大战期间从德国手中取得的山东的特权,取消二十一条。”这段文字乍看上去无甚不妥,但结合题目要求仔细分析,就发现其致命弱点---表达过于罗嗦,不能开门见山。题目要求考生的答案中应包括中国外交努力的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共四部分内容,一共给了180字的篇幅。上述答案,只涉及第一部分,即中国代表团的外交目标。而回答四分之一的内容,却用了66个字,占了限定字数的三分之一强,实在是不划算。而参照给出的范例答案,第一句话即开宗明义,揭示了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所预期达到的目标:“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收回山东权利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紧接着笔锋一转,直接进入过程的叙述:“但受到日本无理拒绝,美、英百般阻挠”。上下文衔接十分紧凑。

上述的两种错误,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考生对有关题型的回答方法和技巧,存在明显欠缺。为此,本文提供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这是客观性试题,也是基础题型。在考试中,是考生花时间最少的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因为它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如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材料处理能力等,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考生的历史学习水平,这部分的得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整份历史试卷的最终成绩。如因此,每个考生都应该在考前给自己制定一个大致指标:例如:假设考生将自己的最终历史成绩定位在及格线上,则单项选择题的得分最低不能低于50分。在答题时间上,尽管单项选择题至关重要,但绝不能耗费太长时间,考生应将其压缩在25分钟左右。否则主观性试题的回答一定非常仓促。这就对考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出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和熟练。

对这个题型在考前作的准备工作,除了前边所说的巩固基础知识是答好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外,还有一个意见供参考:二模后,考生应将自己所有大考和阶段练习的试卷找出来,把单选部分的错题再回顾一遍。仔细回忆当初出现错误的原因和暴露的问题,并把这个题目还原到教材或者笔记的某部分内容中。目前时间紧迫,考生不可能再做更多的题目。因此,近一年来的错题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定要把充分利用。既可以使自己的复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也可以在单项选择题这个题型上起到临考热身的作用。

二、主观性试题:对于其中一些经常接触到的题型,如材料题中的一般型、表格型和小论文型,问答题中的一般论述题、对比题和材料型问答题,考生应在考前对每种类型的题目适当地进行训练(最好落实到笔头上)。例如小论文型的材料解析题的答案需要言简意赅,对于那些文笔不尽简洁的同学,应给自己规定时间,训练自己的文字概括能力。

第五类:有的考生对中国外交代表团的努力作如下评价:“中国代表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其努力是维护北洋军阀统治,平息国内紧张局势,缓和阶级矛盾,暴露了代表团卖国求荣的丑态。”还有的说:“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是以牺牲正义公道为代价的。”

这些观点的错误是毋庸置疑的,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同学犯这样的错误呢?以往过于简单化、贴标签式的教学要负很大的责任。这些考生的思维大致如此:赴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是北洋军阀政府派出的,而北洋军阀是代表反动的地主阶级的政权,政府腐败,出卖国家权益。对于这个政权的外交活动,当然要予以否定。所以,凡是看到我们在历史学习中所基本否定的人和事,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否定。殊不知,这恰恰是违背“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原则。而在当今的历史问答题设计中,“鼓励文科考生进行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个人见解”。这是明确写进今年的考试说明的内容。因此,该肯定的地方就要肯定,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事实。